首页  >>  高教研究  >>  院校研究  >>  2014年高校转型专刊

2014年高校转型专刊

发展规划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 办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The Developmenta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2014年5月15日 第2期(总第12期)

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专刊

◆国务院: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推进向应用技术转型

◆重庆6所高校成立联盟试点转型应用型大学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本科职业教育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启示

◆合肥学院:在建设应用型大学道路上成功实现

◆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的办学策略研究

目 录

★刊首寄语

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高教快讯

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推进向应用技术转型………………………………………(1)

重庆6所高校成立联盟 试点转型应用型大学………………………………………………(1)

新设本科高校将向技术型倾斜………………………………………………………………(2)

河北省今年起将推进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2)

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需推动地方高校转型…………………………………………………(3)

北京外国语大学:计划2020年开设90种语言专业…………………………………………(3)

天津大学将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4)

斯坦福大学将展开为期六年的联合专业试验计划…………………………………………(4)

★政策解读

国务院: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5)

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5)

教育部将促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型…………………………………………………………(6)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6)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7)

★高教视点

应用技术大学时代如何迎接…………………………………………………………………(9)

★书记校长谈

在内涵发展中保持特色追求一流…………………………………………………………(12)

应用型高校的创新之路……………………………………………………………………(15)

探索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路径………………………………………………………(16)

转型发展须明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19)

★专家谈

抓住转型机遇提高地方高校竞争力………………………………………………………(20)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21)

★理论探讨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本科职业教育…………………………………………………(24)

浅议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27)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启示……………………………………………(30)

浅谈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3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对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的启示…………………(34)

中德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36)

★典型经验

上海电机学院:探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3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紧扣“应用技术”做文章…………………………………………(41)

合肥学院:在建设应用型大学道路上成功实现…………………………………………(42)

武汉科技大学:培养有"张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46)

常熟理工学院积极探索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48)

★国内外案例研究

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培训学习心得………………………………………………(49)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的办学策略研究……………………………………(51)

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54)

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56)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学体系的探析与启示………………………………………………(59)

刊首寄语

概要

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教育。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众多地方高校同质化发展,不利于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这三大任务的交集是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行业高校及新建本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高校转型是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并存,主要问题不在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多了,归根到底还是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属于结构性失业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现实还是未来,真正大量需要的,还是懂得实务、具有实干精神和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人才。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以应用型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出路,直接关系到数以百万计学生的切身利益。

应用技术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应用技术大学都将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课程体系中特别重视实践工作经验,开设大量实践性和案例课程,特别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部201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如何转型?一、坚守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专科层次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本身带有十分明显的应用型印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高校总是觉得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一心以“综合性、研究型”为目标,以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龙头,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千校一面办学趋同化的困境,学生就业也成了难题。合肥学院的成功,恰恰是在于其对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坚守。二、围绕能力培养改进教学。许多地方高校都意识到,只有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应用人才”、“怎样培养应用人才”,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抓住“能力培养”这个核心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三、紧紧围绕专业配置资源。办学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难题。特别是对地方高校而言,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全局。围绕专业配置资源,是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为应用技术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主要是由其专业决定的。教育部明确提出,应用技术类高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抓住学生培养这个核心,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集中了政府、企业、社会乃至国际等各种资源,为专业的建设服务,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这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坚强保证。

高教快讯

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推进向应用技术转型

本报讯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4月26日在驻马店闭幕。闭幕式上,参加论坛的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

《共识》指出,178所高等学校聚集驻马店,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178所高校愿意成为这一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

《共识》强调,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要求高等教育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提供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时代而生,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共识》指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以更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发新时期地方高校改革之先声,唱响产教融合主旋律,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

《共识》呼吁,期待国家加快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期待各级政府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呼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呼吁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希望得到更多兄弟院校的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服务协同创新体系。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8日

重庆6所高校成立联盟试点转型应用型大学

昨天,我市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成立,包括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内的我市6所高校成为首批成员。联盟成立后,这6所高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我市还将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的数量和比例,为重庆经济产业提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短板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表示,我国将出台方案,实行技术技能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模式。

成立大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表示,推进高校转型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步骤,重庆成立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重庆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走在了前列。

周旭在会上透露,目前,应用型本科始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短板。重庆有市属本科高校22所,存在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显、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等问题。

将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

成立大会上,包括重庆科技学院在内的6所院校成为联盟的首批成员。“联盟的成立将为重庆产业链提供高端应用人才。”周旭表示,今后,6所院校将共同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之间将实现专业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未来还将深化校企合作,并建立政府指导、行业主导、学校自主、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此外,联盟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并与芬兰、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国家协会开展合作。

据介绍,这6所高校属于教育部确定的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占到教育部目前试点高校近1/6。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

周旭表示,我市将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的数量和比例,同时调控招生计划,招生指标向应用型高校和紧缺、急需人才的专业倾斜。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低、排名靠后的专业将限期整改甚至停办。

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首批成员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重庆商报》2014年4月12日

新设本科高校将向技术型倾斜

京华时报讯“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重点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在前天召开的产教融合战略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要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鲁昕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转型的成败,在于能否为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育部将按照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加大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倾斜力度。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鲁昕表示,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二是加强招生计划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作用,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省级要对存量计划进行调整,用于扩大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招生规模。

三是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三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出发,以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突破口,系统研究提出“十三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制度安排。各省级政府要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项改革举措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形成转型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京华时报》2014年4月27日

河北省今年起将推进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敬照)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从今年起,河北省将稳步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建立应用技术大学,实施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

“今年,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招生计划、经费投入等方式,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形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待教育部文件出台后,我省将尽快出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表示,目前各高校正在进行试点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河北省将在申报的学校中选择积极性高、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位、转型方案科学合理的学校进行试点,力争用3-5年时间,真正取得试点成效,然后以点带面再推广开来。

据介绍,河北省拥有113所高校和全国第五的在校生规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但刘教民认为,河北省不是教育强省。一些高校把目光紧盯在“本申硕”、“硕申博”升格上,有的学校虽然进行了应用人才培养定位,但在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上仍然偏重于基础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够。为此,河北省在今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要求,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

河北新闻网 2014年4月24日

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需推动地方高校转型

新华网郑州4月25日电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5日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教育部正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鲁昕说,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长28万人。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一方面许多企业又难以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她说,调整教育结构的主要思路是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前提下,实行“存量优化、增量提质”,存量优化就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行需求导向、就业结构性问题倒逼的改革。

她说,教育部正积极推进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25日,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幕。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建立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参与的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新华网2014年4月26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计划2020年开设90种语言专业

新华网海南博鳌4月11日电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11日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透露,学校计划到2020年把开设语言专业数量扩大到90种,从而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外语教学优势,增强服务国家的对外交流能力。

彭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语言教育也要跟上来。许多非通用语言看起来很小,但使用人数不少,比如非洲的豪萨语有1亿人在使用。学习和研究这些非通用语言对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非常重要。

彭龙说,目前北外开设了60种语言课程,计划到2020年开设90种语言专业。

另一方面,考虑到非通用语种的就业容量有限,北外要求每一个语言系的学生都能用英语工作,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

“如果会的仅仅是语言,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整个政治经济和社会大环境中是有欠缺的。”彭龙说,过去20年来,北外陆续开设了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国际商学院、新闻系、对外汉语,甚至还有计算机专业。

他认为,北外在服务国家方面还要更有使命感。过去北外主要任务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现在也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彭龙认为,中国每一所大学都应找好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他说,中国的大学很多,都像北大清华也不行,一些地方专业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北大清华不能替代的。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北外承办的《亚洲文化与企业发展新动力》是唯一一个由高校承担的分论坛。彭龙说,最近一些亚洲国家的历史争议再起,在领海、领土、文化等方面有不同见解,现在这个时机举办这样一个分论坛,希望可以呼吁各方加强沟通和交流,防止不必要的挫折。

新华网2014年4月11日

天津大学将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

本报讯天津大学日前出台多项措施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该校将淡化研究生导师资格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的年度审核制,由院级学术组织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确定导师招生资格。同时,将导师招生资格与职称“脱钩”,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天津大学把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作为改革突破口,将构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使两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建立“3I”培养体系,即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多学科交叉为牵引的学术平台搭建,通过科教结合,培养以“国际竞争力”为牵引的“知识更新力和学术创新力”,核心是“学术创新力”的培养;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建立“4C”培养体系,即分类指导的培养模式、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协同培养的实践平台、内涵引领的保障机制,通过产学结合,培养以“职业胜任力”为牵引的“知识迁移力和实践创新力”,核心是“实践创新力”的培养。

此外,在研究生投入机制上,天津大学将实现研究生助学金全员覆盖,在国家、学校、导师三部分构成的助学金中,由导师提供的助研经费只设下限,上不封顶,根据研究生助研情况而定。学业奖学金也将覆盖大部分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1日

斯坦福大学将展开为期六年的联合专业试验计划

新华网旧金山3月9日电(记者马丹)美国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日前宣布,将展开为期6年的联合专业试验计划,现已批准设置计算机科学与英语、计算机科学与音乐两个联合专业,探索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融的独特学习体验。

据介绍,联合专业不同于双专业或双学位。选修联合专业的学生并非分别学习两门不同的专业课,而是要学习一整套结合两种学科的课程。除了修完规定课程,学生还要完成一篇跨学科论文,阐明对融合两门学科的理解。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设计课程计划,重点是增强综合学习,突出两门学科之间的关联。顺利毕业的学生将获得文理学士学位。

斯坦福大学将从今年秋季开始,在本科生中试行计算机科学与英语、计算机科学与音乐整合而成的联合专业。该校还将陆续推出更多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合专业。

联合专业试验计划负责人尼古拉斯·詹金斯表示,人文学科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领域越来越接近,计算机科学日益成为人文研究的重要部分,而美学、认知、伦理等人文学科中的主要问题对计算机行业的未来也很重要。斯坦福大学应该处在整合这些学科的最前沿。

詹金斯说,学生希望既能满足学习兴趣,又可以兼顾职业规划,联合专业计划可以解决这种需要。斯坦福大学希望培养能编码的新一代人文学者和通过研究人文学科增强创造及适应能力的新一代计算机工程师。

支持联合专业计划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认为,这代表着一种新型的交叉学科,将帮助学生为应对今后所面临的跨学科挑战做好准备。

新华网2014年3月10日

政策及其解读

国务院: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督导评估。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积极推行直补个人的资助办法。健全就业和用人政策。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中国政府网 2014年2月26日

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据人民网报道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重点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在今天召开的产教融合战略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要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鲁昕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转型的成败,在于能否为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育部将按照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加大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倾斜力度。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鲁昕表示,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二是加强招生计划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作用,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省级要对存量计划进行调整,用于扩大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招生规模。

三是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三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出发,以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突破口,系统研究提出“十三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制度安排。各省级政府要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项改革举措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形成转型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人民网2014年4月26日

教育部将促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型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对于这种改革趋势,不少专家和老师表示赞同,认为这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相吻合。

针对两种模式的高考,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称:“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教育部将促使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我们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转型改革。”鲁昕说。

大河网2014年3月28日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

鲁昕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学校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性和主动性,牢牢把握建设应用技术型这一转型发展的目标,将经济社会创造价值、为学习者创造价值作为转型发展的评价标准,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二是希望地方政府更好发挥支持作用,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三是希望行业企业能发挥好积极能动作用,为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四是希望共同建立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并呼吁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到转型发展这一教育改革的重大进程中来。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6日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负责人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等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历时近一年,近日正式发布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对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近日,本报记者就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有关问题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

记者:据了解,课题组已经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是什么?

孙诚:主要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并且主题是“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我国曾为“制造大国”,然而,随着我国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低端制造业市场正加快向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是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当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难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2012年全国有近700万名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把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研究的对象?

孙诚: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2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的45%,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最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记者:你们刚介绍了这类学校的转型基础,相对于老牌本科学校,这类学校的历史比较短,他们的转型是否还存在很多困难?

孙诚:是的,这些学校的转型还存在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既有外部制度因素,也有学校内部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国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欠缺,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机制、高职与中职之间的衔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现行评价机制的制约,新建本科学校评估采用的是普通高校评估标准,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区别不显著;三是现行政策制度的制约,如招生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专业设置制度等;四是国家各部委之间缺乏信息联动,学校缺乏清晰的市场劳动力需求信息,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

学校内部原因主要有:一是办学理念上,部分院校还没有明确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才是学校的出路;二是学科与专业设置,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三是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大,课程体系建设是转型高校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但当前多数新建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也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四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我们调研来看,多数学校“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在30%以下;五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框架较多,但实质性合作不强,不少还停留在表面。

记者:那如何帮助这类学校克服困难,推动他们的转型发展?

孙诚:欧洲的应用型大学给我们的新建本科学校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结合欧洲经验,立足我国现实,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必须依靠政府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为学校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立法,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扩大招生自主权,提高地方院校的生源质量,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以经费保障转型,研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该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三是以信息促进转型,收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及时发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为高校转型提供信息支持;四是以评估引导转型,建立符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特点的评估标准;五是以试点带动转型,采用阶梯式分步走的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办学基础条件较好的院校先行试点,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多种转型路径。

学校自身也要积极响应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二是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三是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四是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和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会碰到很多困难,每所学校的基础和面临的具体困难都不同,转型发展方式不能一刀切,可以采取多种转型路径。(记者焦新)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31日

高教视点

应用技术大学时代如何迎接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一些教育界人士看作是“中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面对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命题,在各种研讨会、座谈会乃至私下场合,不少普通本科高校的校长们都在交流探讨同一个话题——如何迎接应用技术大学时代的到来?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顺应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既是全国新升本科院校的共同使命与挑战,也是学校再上台阶的必然选择。”说起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上海建桥学院院长潘迎捷语气坚决。

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一些教育界人士看作是“中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

面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命题,有的学校顺势出击,谋划改革新举措;有的学校犹疑徘徊,打算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在各种研讨会、座谈会乃至私下场合,不少普通本科高校的校长们都在交流探讨同一个话题——如何迎接应用技术大学时代的到来?

要不要转?主动转型谋求突破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2013年6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致力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完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联盟成员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首批35所高校加入,位于上海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皆为联盟理事单位。

2013年11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2011年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5.8%,为三类高校中最低,1999年以来新设的本科院校尤其低。

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有1055所非“211”地方本科院校,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陷入发展困境,如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等,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问题更加突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叶银忠说。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夏建国认为,大力推动应用技术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不管是电机学院探索技术本科的办学实践,还是我本人进行技术本科的学术研究,都已有10年历史。引导更多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符合时代前进的潮流。”夏建国说。

立足应用技术类大学发展的高校在上海还有很多,它们面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重重诱惑,不为所动,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俞涛介绍,该校坚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建立起立交贯通体系,保有一定规模高职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有特色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不同办学类型在校内对接。俞涛认为,尽管提法不同,上海二工大的办学实践与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在精神本质上完全一致。

院系调整是上海二工大转型发展的重头戏。机械学院、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以往相对独立,横向联系不多。学校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形态布局,谋划对3所学院进行整合,把原本分散的先进制造、信息测控、智能系统等捏成一个整体,推动学科交叉,培养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新方案即将出台。

拥有13年办学历史和9年本科教学积累的上海建桥学院,曾有办学定位不太明晰的时期,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问题等。面对困境,学院召开决策咨询委员会会议,组织各层面研讨会,不仅明确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发展方向,而且绘就了线路图——让没有前途的专业自然淘汰,让不适应新要求的教职工自行转岗,确立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

怎么转?立足应用增强内功

转型发展需要顶层设计。上海市教委一位负责人提出,当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存在断层现象,两头的高职教育、专业硕士按照行业设置,而中间的应用本科以学科为导向。应用本科大学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实现行业导向,与上下层级的职业教育实现对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如何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如何办好应用本科的问题上,上海多所高校进行了多年探索,并结合各校实际,在近期推出一系列新举措。而刚刚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高校,也找准了改革的切入点,铆足劲儿准备大显身手。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抓住上海推行贯通式培养人才的契机,立足“应用技术”,实施“中职—高职、高职—应用本科、中职—应用本科”等培养方式,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等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该校还大力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化学工程专业目前有150名在校生,安全工程专业新近获批。

“随着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完善,实现从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贯通指日可待。”叶银忠说。

潘迎捷认为:“转型不仅仅是调减或增设几个专业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调整,关键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目标的调整,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结构、合作办学途径、教育质量评价、教学条件保障等各方面打出改革的组合拳。”

为了破解与地方产业发展脱节的难题,上海建桥学院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院系和专业承担试点任务,率先打开缺口。如新闻传播学院,在上海20多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专业而传统媒体陷入困境的双重挤压下,把“新媒体”作为突破口,一下子冲到最前沿。宝石工艺系设有上海地区唯一招收本科生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该系与浦东新区宣桥镇“国际珠宝小镇”全面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放大特色优势专业的综合效能。

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上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少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又进入校门,缺乏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

上海电机学院的做法是,新晋教师须具备博士学位,而且须到企业挂职锻炼至少一年。“我们对刚毕业的学术型博士教师进行改造,工学类下企业锻炼两年,人文社科类下去一年,全校192名博士中,已经有150人到企业学习深造。他们成为电机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夏建国说。

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地方本科院校没有或失去了行业背景,学校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导致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够深入,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密切与企业产学合作方面推出了新招。预计到2015年,一个以制造业创意设计为主题的产学合作平台——“七立方”将在该校初步建成,产生效益。“七立方”得名于浦西校区的路牌威海路777号,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开展人才孵化,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供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或模拟创业。俞涛说:“创意平台的建成将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增进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的内涵。”

有何疑虑? 须防分类变成分层

尽管“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到明确,教育部也正逐步采取措施加以鼓励引导,但还是有不少大学举棋不定,为可能存在的遭遇降格、名称不妥等问题感到疑虑。

上海一所老本科大学副校长说:“据我观察,有一批地方高校不太想转,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现在公众对于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大学理解狭隘,认为这是低人一等的高等教育。如果学校本身底子厚、社会声望高,可能会觉得转为应用技术大学是遭遇降格,或者自贬身价。”

一些校长和学者提出,应用技术大学与通常的学术性大学是分类关系,绝非前者低后者高的分层关系。

夏建国说:“应用型本科是相对于研究型本科而言的,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本科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具有与研究型本科相区别的价值取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特点。”

俞涛认为,在理想的教育框架下,职业教育应当是一种类型,这种类型之下分为中职、高职高专、应用本科、工程硕士以至工程博士,就像一般的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一样。

一个不能否认的现象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分层体系尚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评价。高等教育领域有一种风气,就是高职高专想升为本科,应用型大学想变为教学型,乃至继续变为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以求获得更高的社会声誉。专家分析,随着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逐步打通,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将会被扭转过来。

“将来随着现代职教体系的建成,职业教育领域也能涌现像院士一样的权威人物,有众多大师、巨匠,享有崇高社会声誉,那时候人们自然会对职业教育刮目相看,并乐意投入其中。”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说。

此外有校长担心,名不正则言不顺。应用技术大学的提法含有“技术”二字,容易涵盖理工科见长的大学,但用于文科、商科类高校和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则可能显得别扭。某大学校办负责人说:“比如上海政法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要让这些高校定位于‘应用技术’,不太容易接受。”

夏建国对此表示,“技术”是个中性概念,任何职业都包含技术成分;假如说“技术”二字不能涵盖文科、商科类高校,那么“应用”二字的包容性则大得多,可以不分文理。他说:“比如上海电机学院也有外国语学院、商学院,目标是培养应用实务类人才,突出特点在于面向企业需求、面向区域经济需求。只要把握住‘应用技术’的精神实质,这个概念同样可以适用于文科、商科类高校。”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6日

书记校长谈

在内涵发展中保持特色追求一流

——访国际关系学院校长陶坚

陶坚,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舟山。曾就读于杭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84年进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从事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研究工作,1999年起担任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出任国际关系学院校长。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一所以外语、国际关系及国家安全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大学,一直秉持“政治建校”、质量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小班教学和精细化培养,努力向着“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迈进。

走进这所久负盛名的全国重点大学,第一印象就是小。不到3,000名学生,不到200名专任教师,不用多久就能转遍的校园。但正是从这所“小学校”里,走出了共和国第一批“将军大使”,走出了国际问题学界的不少重量级专家学者,以及众多活跃在外交战线和政法部门的骨干人才;就是在这所“小学校”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牢记校训,强化了国家观,树立了国际观,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小国关承载大梦想”,就是这所精英学校的真实写照。

日前,记者就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采访了校长陶坚。

记者: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而早在1994年国际关系学院校庆45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就亲笔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对此您有何体会?

陶坚:从“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到“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两个提法之间虽相隔了20年,对象所指也看似不同,表述内涵却惊人地一致,其中的逻辑脉络是一贯的,都展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共同要求和期望。在这20年里,特别是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外延式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大幅更新,招生规模迅猛扩大,同时也造成了质量下降、特色减退、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脱节等后果,引起了社会对高校的普遍垢病。因此,高等教育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要进行教育体制的全面综合改革。这段历史经验证明,高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实现“特色”和“一流”的大目标。

有人把国内高校这段大规模扩招、扩容的历史,戏称为“高校大跃进”。国际关系学院牢记自己的使命,虽没搭上这班车,遗憾之余,却庆幸自己基本保持了原来的传统,如坚守外语加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集中于本科生教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实行小班教学,精细严格的学生管理等。我们在那些超快发展、超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面前,虽有很大的失落感,但也增添了“小就是美”的自豪感。作为行业院校,特色是立足之本,特色是优势所在。套用一句流行语,特色不是万能的,没有特色却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没有学科专业的特色,没有人才培养的特色,千校一面,高校的生命力就会枯萎。在发展中形成和突出特色,也是高等教育竞争的规律使然。要让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做到“大而强”,既不现实,更无必要。“小而精”是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这已被国外高校的经验所证明。一些国外著名的高等院校,规模并不大,学科也不全,但凭借着独特的定位、优势的专业、出色的师资和高素质的学生,依旧是百年老店名声在外。我体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实际上给全国高校指出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要求我们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原有的特色要保持,没有特色的要凝练出特色来。

记者: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承担着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因人因校而异,您的理解是?

陶坚:国家现在提倡内涵式发展,不是说一下子要把高校的规模和数量都压下来,更加重视的是在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进行革命性的变革。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么培养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讲,通常是比较空泛地提“服务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但落实到每所学校,应该更具体、更有指向性。例如,美国有的大学把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作为自己的使命,而有的大学则主要为华尔街输送高级白领。现代大学的竞争力,源于为人类创造知识、技能与满足人才市场的精细化需求两者相结合,而我们的某些高校管理者恰恰忘记了这一点,采取“培养出来再说”的态度。以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办学,既无法体现学校的特色和毕业生的特点,又无法与社会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相适应相匹配。当然,我们不能用职业学校的标准来办大学,但若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目标定位更明晰些,针对性更强一些,那么学科专业建设的路径就容易清晰,特色专业建设就有了持续的动力,就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让自己校门走出来的学生“与众不同”。

人才培养的目标并非一成不变。所以,作为大学的管理者,要有超前意识。比如,我作为国际关系学院的校长就要考虑,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外事人才和政法人才?什么样的毕业生才能够很好地践行“走出去”的国家大战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培养我校学生的世界大国意识、大国精神、大国责任感和使命感?

记者:作为高校管理者,您认为落实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陶坚:培养理念也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为别人培养还是为自己培养,两者的结果大不一样。如果培养的是你未来的同事、同行甚至是接班人,那么你的用心程度绝对不一样。从长远看,用心程度的不同,最终会让大学之间的差别显现出来。

上个学期北京市教委来学校进行体育工作评估的时候,肯定了我校对学生体育工作的重视。当时,我用了两个“假如”来回答我们这么做的原因。第一,假如学生是你的孩子,你会希望他学完4年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时,眼睛更近视、身体更弱吗?第二,假如学生是你未来的下属或同事,你希望他三天两头请病假,正干着要紧的活就突然掉链子了吗?我觉得这两个“假如”同样适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如果是你的孩子,你就会带着感情去施教,更多地考虑他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前途;如果是你的未来同事,你就会带着责任心去施教,更多地关心他的品格养成和身心健康。也就不会简单地把课程知识“灌输”给学生,考试过关了,毕业了,离校了,学校就算完成任务了。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丰富并完善生命的场,是学生成长的第二个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大学就办得很失败。

记者:“像培养自己未来的同事那样培养学生”,这是一种很接地气、很有意思的提法,那么如何实践这种培养理念呢?

陶坚:大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从本源上认识和重塑高等教育。换一句简单朴实的话来表达,就是“建设一流大学要从尊重和善待学生做起”。

在我看来,学生如果在学校里都受不到尊重,又如何去社会上尊重别人;如果在学校都不被善待,今后又如何去社会上善待他人。不尊重和善待学生的大学,配不上一流大学的称号。

尊重和善待学生,其实是国关的一种精神传统。国关是新中国成立后依托“将军大使班”发展壮大起来的,早年,学生人数很少,有的学科专业中,教师甚至比学生还多。当时的“小国关”拥有20多位洋博士,可以说汇聚了一批国内最优秀的教师。他们专业素养高,教学理念先进,更重要的是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一样投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师生感情极为深厚。听返校的老校友讲,母校给予他们最宝贵的记忆有两个,一是“延安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传递,“进来就是主人”的神圣感,二是高水平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教诲,使学生宛若置身一个大家庭。虽然现在时代背景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学校的这一好传统始终以某种方式延续着。

我在工作中也有意凸显这样的传统。善待学生,首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学校多年坚持专业基础课小班教学,近年来不断创新,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PBL),让学生担当课堂的主角,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善待学生,要尽其所能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国关规模小,办学成本高,但仍下决心从2013年开设“国际化小学期”,从境外聘请优秀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供学生免费选修。除了网球、健美操等传统特色运动以外,还新开了高尔夫球、瑜伽、台球等课程,学生们抢着报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体育课。善待学生,要真诚、平等地与学生沟通。我校领导与学生的直接沟通,方式多样、不设层级、反馈高效。从提高网速,增设个人储物空间,到调整课程设置,不少工作的改进都来源于学生的一手建议。善待学生,要将有限的经费优先用到学生身上。比如,我校新获一笔社会捐赠,没做他用,而是全额用于每年奖励优秀毕业生出国,这就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善待学生,还要鼓励成功,宽容失败。我校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按本科生1,000元、研究生2,000元的生均标准,单独设立大学生学术支持计划,已经运行两年多了。其着眼点并不在于研究成果的价值,而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过程,掌握运用研究方法,增强批判精神,勇于科学探索,甚至学会面对失败。

记者:“建设一流大学从善待学生开始”,令人耳目一新。那么,您又如何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是不是也存在尊重和善待教师的问题呢?

陶坚:你问得很对,这正是我接下来要强调的。我校的完整提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教师在高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尊重和善待教师是必须的。没有教师的尊严,没有学术的尊严,哪来大学的尊严。

我们经常要求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机器,但很少去想我们把教师当作了什么,有没有把教师当作教书的机器、生产论文的机器?现在的大学越办越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负担重,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教师,待遇不高,生活压力大,面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刚性指标”,疲于应付。也有个别教师上课像钟点工,对教学没有热情,对学生没有感情。故而,国外同行甚至表示中国的教师并不值得尊敬,因为“他们把教育事业作为生活糊口的工具,而不是对这项事业热爱和投入”。这一评价针对的不只是我们的教师群体,更是触及了我国大学体制和教育制度的深层问题。

中国的大学承担着很多“附加的”社会义务,即要为中小学阶段和家庭教育应做而未做所留下的缺陷“补课”,帮助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独立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甚至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约束。与此同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更新速度快,能够在将来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东西可能不多,但教师通过自身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却有可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终身受益。尽管如今沟通方式多样、通讯便利,但都无法替代师生间的朝夕相处和面对面的交流,如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度,就是成功的例子。学校也于2012年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

高校迫切需要广大教师融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并持久保持下去,大学管理者就更应尊重和善待教师,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和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热情地投入教书育人,用高尚情操来感染学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记者:几次到学校来,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提法:“小国关承载大梦想”,您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陶坚:国际关系学院说小也大。小,指的是面积小,人数少;大,指的是国关人胸怀中国梦,抱有强烈的世界大国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血脉传承。这就是“小国关承载大梦想”的涵义。

国际关系学院对学生的要求说低也高。在新生入学时,我只提了“诚实的品行、良好的修养、健康的体魄”三点要求,不可谓高。国关的校训是“忠诚、勤奋、求实、创新”,这又是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接程度最高的校训:对自己所服务的单位、企业,对自己的国家忠诚奉献的人,最受人尊重;勤奋敬业的员工,到哪儿都受欢迎;踏实认真,勇于进取,又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而创新则是个人、社会乃至全人类发展向前的核心推动力。要是能按国关校训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心气不低,能力不弱,形象不差,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不少,那么,即便是上不了那些用量化指标算出来的大学排名榜,也一定会是一所得到学生认同、同行认可、有社会良好口碑的,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学。

《北京教育》杂志2014年4月24日

应用型高校的创新之路

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汪元宏

高校扩招以后,高等教育办学功能呈现多样化。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众多区位型高校需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加强建设实践的一个新课题。

建设应用型大学

我认为,关于建设应用型大学,从内涵上应强化几个特征。

首先要坚持应用为本的办学定位,这里面包含目标定位、层次定位、专业学科定位等。目标定位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提供应用型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努力建设成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层次定位是层次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兼办高职教育并打造品牌,重视发展继续教育和培训,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发展应用型的研究生教育(专业硕士);专业学科定位是大力发展面向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学科专业,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专业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

其次,应设置面向行业产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合理、面向行业与产业的专业学科,是应用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高校在认真调查研究和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行业产业的人才与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决定其人才培养结构,形成学校的专业学科体系,并依据地方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龙头产业,集中力量建设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使不同层次的应用型教育相衔接,使不同科类的应用型专业相配合,形成应用型专业和学科相互支撑的框架体系。

同时,还应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因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着偏重理论、局限专业教育、内容与科技发展脱节、缺少实践性等缺陷,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素质不全面、动手能力差、创新创业能力弱。为此,有必要抓好四个相互衔接:一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二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三是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四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价值主要体现于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转化、具体应用能力以及创业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关键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首先要优化以职业生涯目标为导向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基础条件。明确以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目标为导向,遵循知识结构的整体相关性、社会适应性和动态开放性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通用知识为保障,以岗位知识为依托,以创新知识为拓展,努力使培养的人才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要强化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从人才的职业生涯目标出发,应用型人才应着重强化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即就业创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交往交际能力。按照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自己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第三要内化以职业技能培育为核心的素质结构。作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提高适应社会和职业要求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素质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其重点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包括团结合作意识,创新创业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理性思维能力等主要内容。

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

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首要任务是构建科学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三个层次,鉴于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应用型高等教育有必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应用性本科高校建设,彰显本科应用型人才特点。

针对目前本科人才培养缺少应用型特点的问题,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通过立项建设,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确立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理念,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标准),建设适合应用型教育的师资队伍,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办学条件和环境,着力培养具有应用型特征的本科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深化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院校现阶段培养的人才,大多数还停留在技能型人才的层次上,应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从“技能型”向“应用型”转变。

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

专业学位是一种应用型学位,目前,拥有学术性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培养学术性研究生经验的高校才可以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让研究型大学去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招生不理想,而且也限制了一般应用型大学的手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调整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学科审批政策,单独设置专业学位审批序列,允许一些非学术性研究生授权单位的应用型大学,拿出一些优势学科优先成为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

《光明日报》2011年4月11日

探索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路径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发展?笔者认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需要清醒认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固有瓶颈,整合力量,创新发展。应该抢抓协同创新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长期服务行业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围绕行业产业链进行学科专业布局、资源投入配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办学模式。经过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大部分原有中央行业部门所属高校划归为直属教育部或者地方政府管辖,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中有33所是行业高校。这类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虽然已不再隶属行业部门管理,但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较为集中的特色学科体系,在行业内拥有领先的科技资源和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1.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必须贴近行业需求,推进协同创新,明确发展定位

一是强化主动竞争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与原有的行业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缺少行业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资源支撑,学校内部需要强化主动竞争意识,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科研成果产出等方式,不断求新求变,保持高水平的办学质量,从而在与众多综合性大学竞争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强化合作办学意识,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经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固有的部门壁垒和条块分割体制被打破,为高校深入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以满足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学科为建设基础,具有丰富的与行业部门合作的经验,在巩固此类合作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和兄弟高校之间的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三是强化区域服务意识,积极调整服务面向。随着行业院校划归部属或地方管理之后,其单纯服务行业的职能定位逐步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国家、支撑行业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多重角色。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需要在保持自身行业特色和创新优势的同时,逐步增加科研和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2.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比较优势

一是特色学科优势明显

上一条: 教师教学发展专刊
下一条: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