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The Developmenta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2013年3 月15日 第1期(总第8期)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专刊
要 目
● 行业大学如何不再“失色” ● 学科评估释放怎样的信号 ● 高等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 ●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内涵式发展趋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多学科视野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 大阪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 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前瞻 ● 两会代表提案选编
目 录 ★刊首寄语 走国际化道路,谋内涵式发展 ★视点 ★教育快讯 1.行业大学如何不再“失色”…………………………………………………….(1) 2.教育部部署职能转变,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2) 3.学科评估释放怎样的信号……………………………………………………….(2) 4.研究生教育全自费:学生受激励院校忧失衡.……………………… ………(5) 5.两会代表提案选编……………………………………………………………....(7)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政策动向 6.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刘延东……..(10) 7.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6) 8.高等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23) 9.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育部有关责任人就《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26)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论探索 10.高水平大学建设要重点处理好的八个关系…….…………………..………(31) 11.内涵式发展趋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35)12.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38) ★国内外实例研究 1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多学科视野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44) 14.大阪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46)15.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滑铁卢大学…………………….(50) 16.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前瞻:一个外籍教师的视角……………………….(54)
走国际化道路,谋内涵式发展 对于一所专业的外国语大学而言,国际化的办学方向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国际化通常意味着更为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更多元的课程规划、更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但是,什么样的国际化道路才是真正符合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征、地处内陆直辖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外国语大学呢?这涉及到我们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深刻理解。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量的提升。同理可推之,进入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现阶段,外语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数量规模效应已经out了,能够拿得出手的教学质量和内涵式发展效益才是办学的王道。 这为办学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形成学生通用的且与学科相关的能力,这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重视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改善学术成果的应用转化,把它们转化成具体的课程,确保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能够有途径成为导向性输出;我们需要使用新的方法来开发符合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紧跟社会需求的前沿阵地;我们还需要考虑大学教职人员在新形势下的角色变化,仅仅从事教学和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教师们的期望。 对教育的宏观规划也直接关系到教学实践中教育质量的高低。建造巴黎圣母院时,路人问建筑工人们这是在做什么,一名工人回答:“我在堆砌石头”,另一名工人则答道:“我在建造大教堂”。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月球一样的高度来认真观察这个世界,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有内涵有价值有创造性的教育资源,这不仅能引领学生走向人生的新阶段,也将引领我们的国际化办学走向。
一场规模盛大的全国赛课,其扭曲与异化正常教学的程度,大家早已见怪不怪。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无一例外都不用粉笔书写,取而代之的是在黑板上贴字条。老师们呈现ppt课件,其精美和高超程度,堪比中央电教馆作品。而在所有失真的举动中,最令人忧心的莫过于教师创造的泯灭。 近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位老师的来信,信中描述了一位老师在参加一次全国的赛课过程中饱受“磨难”的经历,对“失真”、“虚伪”、“形式”的赛课进行讨伐。 信息技术对于现在的学生一代,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这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决定学生基本的行为方式,决定学生能否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技能方面的学习早学、晚学都一样,但思维方式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的。 今年秋季开学,南京、长沙、上海等多所学校开始采用ipad平板电脑教学,关于“电子书包”的讨论迅速升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余胜泉认为平板电脑进入课堂的最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育最成功的的标志应该是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真正让他有幸福的生活和人生,这是最关键的,上北大清华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就偏颇了。 今年来,“虎妈”、“狼爸”、“鹰爸”的集中出现,使“棍棒教育”再受追捧。朱永新教授在近日的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论坛上指出了棍棒教育下所谓“成功”的要害。 现在有了这些工具,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并且在继续学习之前掌握所需概念,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思一下数百年来标准的教育模式呢? 萨尔曼·可汗和他的可汗学院确实正在颠覆过去800年的教育模式。过去两年间,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累计观看次数已经达到2亿1千万次,学员超过1000万。他提出“翻译教室”(flipping the classroom)的模式:学员观看教学讲座,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步调来解决问题。一旦他们掌握了某个概念,自适应软件会推荐新的课程,教师通过后端控制面板掌握学员的进度,曾经用于授课的课堂时间将专门用于指导和一对一。
行业特色大学如何不再“失色” 行业特色型大学,当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复存在,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变得松散时,如何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行业特色大学面临定位新挑战 曾经的特色,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调整转型后发生了变化。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原行业部门不再提供资金支持,他们之间联系也变得松散。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部门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淡化,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也趋于模糊。 消除部门办学的弊端,整合全国的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在实践中逐渐显现。体制调整之后,固有的行业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大学的挑战与竞争,探索和开创新的学科生长点成为迫切任务,但向弱势领域拓展又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何处理继续强化传统学科优势与拓展新学科领域的关系,成为这些院校发展的难点。 从单科性到多科性,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全学科,向综合性多学科大学发展,特色专业招生规模比例下降。多科化、去行业化的趋势,削弱了自身的特色优势。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而言,“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基本格局面临着挑战,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行业的支撑与服务功能亟待重新定位。 与行业企业渐行渐远弊端显现 过去,行业性院校大多学科设置单一,办学视野相对狭窄,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只针对本行业的需求,很少考虑大学在社会上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时,办学管理中行政色彩较重,通常“管得过死”。从宏观上看,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引起学科的大量重复设置以及科技平台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 如今,如何调整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使之既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成为一个现实问题。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走“多科性特色型”发展模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盲目求大求全既不现实也不客观。但由于资源分配中的规模聚集效应、政策导向的单一化、评估排行中的简单相加、社会舆论中的综合崇拜趋向等,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自主定位和特色之路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特色发展路在何方 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学科面比较窄的原因处于明显劣势,一些大学被迫走综合化道路,在学科建设上大量扩展新学科,求大求全。许多在传统学科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学校,开始进军非主流学科和专业,向综合大学迈进,其结果必然是邯郸学步。 针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层面、主管部门层面还是学校本身,都意识到必须加强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实现协同创新。2011年,教育部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由高校会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产业部门组建协同创新体。但从合作情况看,在大学与行业合作方面仍然存在学校一头热的局面。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认为,究其原因是大学与行业的共赢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多样化和特色化的中坚力量,应以崭新的姿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战略体系中占据突出位置,而不应回到部门办学的老路。为此,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专业性与通用性的结合,要在大学的工作室和实验室里,探索那些在当下行业产业技术上尚未应用的领域,鸟瞰行业产业发展。 “依托服务是大学与行业互相支撑的初级阶段,而实现对行业的引领与超越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较高水平。”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这样认为。 《中国教育报》2013.3.4. 教育部部署职能转变 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 近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就职能转变进行研究部署。教育部将对现有行政权力全面梳理,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干预,同时,加强放权后的监管。 教育部表示,深化机构职能转变,重在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教育部要对现有各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要向地方政府放权,尽快制定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的指导意见;要向学校放权,尽快制定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 同时,教育部将加强放权后的监管、评估与监测工作。教育部将制定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监测评价各地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研制教育满意度测评工作方案,通过科学测评,及时全面了解和公布群众对全国和各省、市、县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此外,将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颁布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测体系,把提高教育质量的理念转化为能监测、可衡量、有共识的政策和制度。教育部表示,还将设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构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框架图。 《京华时报》2013.03.13.
学科评估释放怎样信号?高校不能夜郎自大 一月底,已经放假的大学经受了又一轮冲击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给宁静的校园带来不小的震动。 一所北京市属高校的规划处处长对记者说,结果一经公布,学校上下都在关切自己学校学科排名的次序、对比和同城同类学校的差距,“挺震撼的,评估结果出台的当天晚上,大家都在统计排名结果,都在思考学校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学科评估结果出炉后,师生们纷纷在校园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网友“喵先生”发表评论:“很科学,很实用,比单纯的大学座次排名强多了。”网友“西南大学”发表评论说:“西南大学的教育学怎么排名这么靠后,这可是西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呀!是时候要好好反思反思啦!” 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在建立大学文化、明确大学特色等方面尚需努力。有学者指出,一个非行政性学科评估居然引来这么多关注,这个现象值得深思。 高校不能夜郎自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丁雪梅教授认为,学科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如果总量指标和规模指标比重较大,容易引导学校注重数量和规模,并容易使高校办学产生同质化的问题。本轮学科评估采用多项代表性指标代替总量指标,并对规模指标设置数量上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改革,有利于抑制高校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可以使学校更好地将工作重心放在充实学科内涵、提高学科水平上,同时也更有利于高校突出特色,形成多元化学科形态共同发展的局面。 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教授分析说,此次学科评估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学科质量的特别强调。最近这些年来,北京大学和全国兄弟院校一样,特别关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质量问题。通过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全面改革以及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等战略性举措,鼓励师生从事具有原始创新价值的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任务。 在这次评估中,中西部高校的优势学科偏少,也引起了一些关注。网友“西部学者”分析说:“本人作为专家参加了网评,所负责的学科也参加了评估,结果该学科排名在中等偏后,我认为是相对客观的,这个结果与西部高校投入不足有关,条件差吸引不了高层次优秀人才,加之学校历来扶强不扶弱,对弱势学科建设不重视,排名不佳就在情理之中了!希望这次评估结果对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是一次警钟。” 网友“人人”则发表评论说:“这次的评估结果对各个高校的领导和学科带头人都是一次好的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夜郎自大啦。” 培养什么样的人 本次学科评估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为本,注重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发展质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认为,本轮学科评估,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一基本教育命题的进一步深思。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个人价值,取得期望的成就?能否为社会所需,得到社会的认可?可信的答案应来自受教育者自身以及社会的反馈。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中,不断践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教授认为,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本次学科评估的四个一级指标之一,最令人欣慰的是这个一级指标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了。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的变迁 “本轮学科评估撼动了以往‘SCI论文数’独霸鳌头的地位。通过定量计算代表性论文的被引次数,而对于引用低的最近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则邀请专家进行定性评价等,多视角、多方位地评价代表性论文质量,这更能全面反映出论文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影响力。”周叶中教授认为,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术论文的评价指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具有极强的牵引作用。同时,这也为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科研导向提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必须在科学评价模式的指导下,加强学术论文的质量建设。 南京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张峻峰教授认为,从多个维度给予引导,更注重发表论文的质量,让本次评估更加客观公正。改革充分体现了质量重于数量的指导思想,也是贯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针的体现。 有学者认为,这次评估将成果形式(专利)、质量与内涵(转化和应用)、影响力和意义(社会综合评价)有效结合的评估模式创新,不仅有效提升了评估的准确性、客观性,同时也将发挥极大的导向作用,对未来各学科科研中注重内涵、注重社会贡献、遏制学术浮躁风气、严肃学术道德等等都将产生持续和深远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郭兴蓬教授说,应当继续坚持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淡化科研经费、强调专利成果转化,并邀请大量行业和企业人士及本学科专家对包括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在内的学科声誉进行全面评价。 一流大学要建一流学科 “学科是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基本单元,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学科的竞争。我们常提到的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军说,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并让学生、社会了解我们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育能力、水平和质量。 记者采访中常听到的一个词:质量。 李军在介绍这次学科评估特点时说,这次学科评估力图构建全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一是强调质量,淡化规模。二是创新学生质量评价模式,开创学生质量评价的新视角。三是创新学术论文评价模式,首次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同时,在主观评价部分增加了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等内涵。 虽然李军强调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自主开展的,不是政府的行政性、审批性评估,但是有学者分析,学科评估工作清晰透视出的“质量意识”,势必会深刻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理念和思路,引导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步入质量优先、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 《光明日报》2013.2.21. 研究生教育全自费:学生受激励院校忧失衡 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公费”时代即将结束。
双轨制乱象结束 对于刚刚参加完考研大战的学子以及“备战”的学子来讲,读研的性价比发生变化,是否要读研值得重新考虑。对于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机构来讲,这一改革势必带来研究生培养一系列的变化。 “这一改革实际解决了双轨制的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郝洪涛说。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计划内和计划外,也就是俗称的公费生和自费生;一种是学术型和专业型,分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和就业为导向。 “这两种分法又互相交叉,导致许多管理难题。比如学生的医疗,计划内公费生是公费医疗,自费生上当地医疗保险,北京市医疗保险不针对个人,要学校统一办理。医疗保险规定研究生一年级不给报销,医疗费用1000元以下也不报销。研究生这个阶段实际上用到医疗报销的人非常少,学生没有积极性办理,但是不办理,万一有大病就麻烦很大。研究生管理工作在类似问题上要花费不少精力。”郝洪涛说,取消了双轨制,将来只剩学术型和专业型一种分法,这方面的问题就减少了。 解决双轨制,研究生收费这不是第一次尝试,早在2006年教育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曾提出同样的思路,后来停顿。但是部分学校在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一直在继续。 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从秋季学期起,南开大学就开始实施以奖助学金体系代替原有的公费、自费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生每年获得由学校提供的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含研究生培养费和生活费),从0.94万元到1.92万元不等。 “研究生阶段收费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此次改革应该是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投入政策的一种理性回归;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增加学校的办学收入,其根本目的是建立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奖励优秀,最终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这项改革有利于激励学生在学业上积极进取,同时拉开优秀人才与一般性人才在学期间收入和待遇的档次、差距,体现教育公平;据测算,大多数研究生所获得的奖助额度将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升,学生在经济上付出会更小,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业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弛说。
不会成为贫困生的“门槛” 研究生全部收费,许多公众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成为那些家境困难学子的“门槛”?许多学子没办法“拼爹”“拼钱”,只好“拼学历”,研究生自费政策会不会提高贫困人口向上流动的经济成本? “在很多理科专业,优秀的研究生是稀缺资源,博士生时期是创新能力很强的时期,导师花钱抢都抢不过来。真正优秀的研究生,导师给他出学费都愿意要。”郝洪涛说。 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观点,北京农学院研究生部担忧这一政策对贫困生有很大影响。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华教授说,目前,涉农院校贫困生的比例约在20%-30%,估计2014年实施上述政策后,贫困生占研究生的比例可能将会明显下降。因为国家2014年奖学金的覆盖面为4.8万人,大约为2012年博士、硕士研究生总数的10%,即使全部给贫困研究生也不够。所以,自费对贫困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研究生属于非义务教育的角度来看,收费是一种逻辑必然和大势所趋。但应根据行业不同采取分类指导政策,应该考虑对国家需要的专业、收入比较低的行业院校,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研究生,比如在本科教育阶段,北京市对农口专业是减免学费的,在研究生阶段也可以采取此类优惠政策。”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部副部长姬谦龙说。 “在高校所承担的纵向项目中,劳务费比例较低也是影响学生获得合理助研费的一个主要原因。”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刘忠的这一观点说出了很多研究生导师的心里话。由于项目资金管理规定,虽然项目有充足的经费,但是为项目作出贡献的学生毕业答辩费也不能出。 刘忠希望“相关部门在政策正式实施前,调整好相关政策(或规定),便于新政策的顺利执行。” 李华院长认为,在政府财政专项中,可以增加支付“学生学费”和“生活费”项目,而不仅仅是劳务费一项。此开支控制额度应突破25%,研究生是研究主力,高限在40%-50%比较合适。 实际上,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能够为学生出学费的话,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美国研究生的高额奖学金主要来自导师的经费,而学生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此。 国务院此次的决定中“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这一标准在很多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早已达到并超过。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主管研究生培养的党委书记、博导王军政介绍,他所属的研究组有2名博士生、10多个硕士生,博士生按照每月1500元到2000元的标准发助学金,硕士生也超过了国家标准。这都不包括国家奖学金,企业、个人在学院设立的奖学金以及学院制定的奖励,此外,导师有时候也会为学生寻找一些机会在企业实践,并获得相应报酬。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张和生说:“研究生自费和奖学金制度紧密联系,缴纳学费的同时会加大奖学金的力度。很多贫困生读书期间学习生活和他们已经工作的同学没有太大区别,这根本不是问题。” 刘忠处长说:“科研能力相对弱些的学生会受到激励,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同时,也会促使导师在选择学生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科研潜能,便于提高生源质量。”
动态调节机制成为双刃剑 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而非义务教育,收费是一种发展趋势,高校老师们普遍认同这一观点,并且认为这对改变研究生学风、总体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有利的。因为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动力。“自费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进而影响到对学校教育平台、导师、研究氛围和质量等整体教育格局和教育质量的变化。”天津科技大学的王敏教授说。 但是,任何政策都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改革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除了对家境困难学子的担忧外,高校两极分化也是老师们担心的一个问题。 李华教授说:“研究生自费对985、211的教育部属院校的影响明显小于仅具有招硕士研究生的地方院校,有可能造成某种程度的前者独大。” “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会让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更加理性,不排除985、211高校会更吸引学生(其实现在也一样),可能会导致中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的逐渐分化。”张弛说。 王敏则认为“与国外高校相比,自费会降低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对优秀学生的竞争力,部分优秀学生选择国外高校的几率增大。” 张和生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现状的问题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太大。如果是以培养精英为目标,应该适当控制规模。” 研究生收费改革可能会影响到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加,这可能放缓全国研究生规模的增长速度。但是,姬谦龙担心“会产生结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地方非211院校、条件比较艰苦、收入比较低的行业院校,如农林地矿院校。本来,各地方这类院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招收研究生就相当困难,特别是一些农口专业,即使是公费占90%的情况,也很难招满。更别说全部自费。” 《光明日报》 2013.2.26
两会代表提案选编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高校应重点转向应用研究 在郑兰荪看来,一直靠房地产支撑的中国经济亟待转型。这种经济模式,就好比吸鸦片,中毒越来越深。如果中国经济不能顺利转型,未来的发展只会越来越慢、越来越糟。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人民币的升值等,中国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迫切需要依托新的、高科技产品,实现产业升级。理论上说,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有的已与国外相差无几,但在满足企业技术需求和发展方面却贡献甚少,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郑兰荪认为,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顺利转型,迫切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人员要减少,应用研究人员要增多。基础研究是为了解决前沿的科学问题,要参与国际竞争,这项工作只需要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我国的基础研究队伍过于庞大,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却苦于找不到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一窝蜂地跟踪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热点。这样的重复科研是对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 郑兰荪建议,应当提高基础科学研究的门槛。地方院校应将科研的重点放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即使是重点校、所,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力量也完全可以从事应用研究。还应当鼓励和倡导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及其团队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也能将一部分精力用于应用研究,并尽可能将两者结合起来。 二是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实体经济,自主创办研发公司。由教师和科研人员创建独立的研发企业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既能实现他们研究成果的转化,又能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美国高校的许多教师都在校外注册公司,并因此带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斯坦福大学周边硅谷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国内,有关部门和高校对此事的态度还缺乏比较明确和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学校必须在这种研发公司中占有很大比例的股份,这样才能体现学校的利益。“这种看法是短视的,如果高校所持的股份太高的话,教师不可能有积极性,这直接导致应用型研究难以发展。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应用研究开展较好的学校,学校所要求的股份都较低,如南京工业大学只要求‘留点痕迹’,美国斯坦福大学只要求2%的股份。”郑兰荪说。郑兰荪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或修改相关文件,鼓励这些研发公司的发展。 三是鼓励优秀毕业生到一线创业。与目前遇到的经济困难相比,毕业生们不愿意到一线去的问题可能是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更大问题。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推行我国人事保障制度的改革,将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都像企业一样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各高校不应当单纯追求毕业生就业率,而应当鼓励和帮助毕业生尽可能地到生产第一线去就业。各级政府对去高技术企业等急需人才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可以予以适当的补助和其他政策上的鼓励。 《中国教育报》2013.3.8.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在文化建设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育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使命,如何育人则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首要问题。 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既执行文化的社会遗传功能,又执行文化的时代变革功能。高等教育既为受教育者“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形成具有文明史内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又为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可”受教育者形成具有时代内涵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创造条件。在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践行“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核心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在文化建设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第一,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一段时期以来,高等教育中带有倾向性的趋势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以实用为内容,致力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某种“毕业即可上岗”的“专门人才”。这种教育理念不仅冲淡了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职能,而且严重弱化了大学生与历史文化“认同”与“认可”的双向互动,难以实现“育人为本”的根本使命。“进入大学以后,丢了人生追求。”这是许多大学生的感叹。针对这种倾向,高等教育必须强化“文化”内涵,凸显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重视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建设。 第二,要强化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和培育“健全人格”的双重自觉。文化是“专业教育”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要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任何一门学科的概念和范畴,都既是文明史的积淀和结晶(认识的成果),又是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支撑点”(拓展和深化认识的前提)。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就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揭示和展现各门学科的概念系统所提供的认识“阶梯”和“支撑点”,揭示其蕴涵的科学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从而实现受教育者和历史文化“认同”与“认可”的双向互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 第三,还需要以“文化”为内涵,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而是认识史的总结、积淀、结晶和升华,都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冷冰冰的逻辑,而是熔铸着科学家、理论家、思想家的情感、意愿、理想和情操,熔铸着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魅力。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的讲演中说,我们不仅应当看到她对人类的科学事业、对人类的文明作出的贡献,而且更应该看到她人格典范的作用。只有强化高等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第四,需要营造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营造自由、活跃、创新的校园学术文化。文化是一种修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品味过程、体悟过程、涵养过程,是人一辈子的“终生大事”,不能以“短训班”、“轮训班”、“突击班”的方式进行高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者们常说的“为人为学”和“道德文章”,把“为人”和“道德”放在“为学”和“文章”之前,就是把人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视为人生的首要意义与价值。高等教育正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使大学生形成“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深切的情感、执著专注的意志和洒脱通达的境界”,为过一种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第五,切实引导大学生开展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既是为受教育者“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奠定基础,又是为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可”受教育者创造条件。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与大学生的价值期待、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是在学生与社会的互动性的实践中交互作用的。教育要以这种双向互动的“认同”与“认可”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就需要强化学生的“交往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8.
周其凤代表的“梦想”:“让全国人民共享北大!”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的“梦想”吸引了会场所有人的目光。“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成为北大的‘学生’。”周其凤在3月5日举行的北京代表团会议上表示。 现在是一个可以做梦、梦想可以成真的年代,诺奖梦、奥运梦、航天梦都实现了,可周校长的梦不靠谱吧?!在记者周围,不少人提出质疑,还有人在纸上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我相信,这个梦想可以实现!”也许是看出了大家的疑惑,周其凤代表加重了语气。“北大正在借助现代技术做这件事,让全国人民共享北大、共享北大优质教育资源。”周其凤代表所说的“借助现代技术”,就是建设网络公开课程。自2010年国外名校公开课风靡网络以来,一批国内名校包括北大也推出网络公开课,北大由邓小南和阎布克主讲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一度排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人气榜榜首。这批课程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周其凤代表说,“网络公开课对教材、课件和讲授都有很高要求,入选公开课程将成为教学质量的标志和授课老师的骄傲。”由于公开课学生众多,老师也有更多机会听取反馈并改进教学。 周其凤代表直言,“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把北大优质课程提供给全社会共享,是北大的责任和义务,这样能更好地服务和回报社会,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北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 《人民日报》2013.03.6.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刘延东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一年来,高等教育战线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要求,推进质量提升,作出了积极探索。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只有一个多世纪时间,从晚清到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行,形成了许多好的传统和风气,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高等教育仍然向前发展,涌现了一批名家大师,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在中西部和边远地区新办一批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文革结束以后,高等教育开改革开放之先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辉煌。1978年全国高校招生数为40万,毛入学率只有2.7%。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年招生人数达681万,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了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撑和社会服务。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 (一)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我国已连续30多年保持了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必须看到,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一方面,经济增长面临着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新问题。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欧债危机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不利影响增大。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老问题更加突出。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才能为持续繁荣开辟新的空间。未来十年是中国发展极为关键的阶段,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必须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创造寻求新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高等教育战线必须自觉承担起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崇高使命。 (二) 顺应全球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浪潮,迫切要求我国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新世纪以来,欧美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都反映出老牌高等教育强国的努力新方向。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大国对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的期盼更加紧迫。其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注重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两个现象值得重视:一是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更加关注那些不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二是一些亚洲国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这两种现象反映,在新一轮全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中,各国都选择了自身的发展重点,各急所需,各补所短。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明确战略思路,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赶超步伐。 (三) 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进入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比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使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资金、技术、人才流动频繁,要求高等教育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开放共享。又如,新的科技革命拓展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区域化、集群化、网络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进行改革。再如,知识创造爆发性增长,科研成果转化周期缩短,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育正在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要求高等教育提供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些新趋势为提高质量带来了后发优势,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新跨越。 (四) 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国际论文发表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总被引用数仅居世界第七。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亟待加强的地方,比如有的用人单位反映,一些毕业生不能尽快适应工作,基本的职业训练不够,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吃苦奉献意志还需锤炼。有的地区和高校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改革动力不足,还没有真正把教育质量摆在生命线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不大;对提高教育质量缺乏战略谋划,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现在教师学历层次明显改善,来源日益多样化,但仍然存在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素质和师德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少数教师没有统筹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教育教学水平得不到保证。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 一要为教师心无旁骛地安守教学岗位提供制度保障。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要完善教学名师评选制度,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引导广大教师以学术素养、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二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现在有的高校教师存在“近亲繁殖”现象,不利于形成平等的学术争鸣。要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遴选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促进不同高校、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鼓励高校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拥有校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同时,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强用人活力。 三要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育”的重点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视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知识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引”的关键是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有条件的学校要面向世界招聘一流教师。目前“千人计划”高校入选人数占全国的63%,要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构筑相互衔接配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多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一些学校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缺少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难以激发学生学术探究的热情,一些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和适应性不强。加快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人才培养立德为先、立学为基,既要加强专业教育,注重“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也要加强思想品格教育,注重“树理想、强意志、勇实践、讲奉献”,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眼界胸怀,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育人。对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让学生知识面更宽,就业面更广。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探索产学研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要加强校际交流,增加学生“第二校园”的经历,让学生分享各校的学科优势,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多元的校园文化中熏陶成长。 二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有的高校仍然延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的高校课程多但挑战性不足,有的高校课堂越来越大,公共课动辄几百人,互动讨论难度比较大。要鼓励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学生的创造思维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学习的机会。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还要加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力度,把最有特色、最有水平的课程开放共享。 三要创新学习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学习方式出现许多新特征,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等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但不少学生仍然把分数、文凭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开设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题的自主学习课程,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本科是大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世界一流大学无不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要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健全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到政策措施激励教学,工作评价突出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要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决避免本科教学被弱化的现象。本科阶段要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为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准备。要发挥好“本科教学工程”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辐射作用,调动所有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 现代大学的功能已拓展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落实好提高质量的战略任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为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要把握好“四个协同”。一是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协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骨干和技术创新生力军,一方面要瞄准基础前沿,取得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科研和服务,为落实主题主线作出新贡献。二是科研创新主体之间必须协同。高校内部要优化学科结构、推进跨学科交叉,这是产生新理论和新发现的重要突破口。要推动院系、专业、学科的开放,改变“一个教授+几个研究生”的封闭科研模式,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手段的集成。高校对外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善于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类创新资源。三是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必须协同。推进科教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和实验室研究,加入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本领,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四是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协同。重点是打破壁垒,理顺关系,构建成果共享的利益链,完善知识产权、期权、税收等政策,激励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创业,把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 二要拓展社会服务,加强实践锻炼。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实践比较少,亟需在大学阶段补上这一课。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很高,在奥运会、世博会、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都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者。但目前实践育人机制仍有待健全,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够、社会配合度不够的问题,大学生通过社会服务锻炼成长的机会和渠道不多。高校必须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大力开展课外学术活动、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确保学生参与有质量、有内容的社会实践。政府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财政支持、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实践育人,加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形成支撑社会实践的网络。基层最需要知识和技术,应当成为高校社会服务和实践育人的主战场,要鼓励师生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科技服务,扶助困难群体,拓展志愿活动,接地气、知实践、动真情,增加对国情社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社会服务实践中起作用、长才干、做奉献。我国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变化对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参与构建覆盖城乡的知识学习和职业培训体系,探索与企业和政府联合培训的模式,促进区域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 三要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参与文化强国建设。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但目前一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还没有彰显,以文化人的理念还没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发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力军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要激励师生投身文化创新创造,记录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创作更多体现盛世风采的精品佳作,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使学生在文化创造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断以丰富扎实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使理论工作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展示旺盛活力。积极参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目前一些高校文史哲专业成了“冷门”,要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集聚人才,稳定队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加快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出理想坚定、品格崇高、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的杰出人才。高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会开放,组织好“高校名师大讲堂”、“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进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普及和共享,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国民素质作出新贡献。 (四)建设优良学风教风校风,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彰显特色的重要标志。很多中外名校,每一幢建筑都蕴含着历史的厚重,一草一木都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但也有的大学高楼大厦、富丽堂皇,却感觉缺少文化的滋养。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外化为学风教风校风,要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任务,使文化底蕴更加丰厚,精神品质更加卓越,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一要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高校要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结合办学传统和办学思想,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力弘扬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独立思考、注重创新、奉献社会的精神,形成境界高尚、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激励和引领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激励学生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 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高校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积淀对人一生的影响持久而深入。要重视校训校歌、主题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使校园网不仅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三要切实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当前高校学术风气主流积极向上,但也存在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现象,需要从文化和制度层面入手,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培养良好的学术传统。要将诚信教育列入课程内容,纳入教师职业培训,为提升科学道德水准打牢基础。同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完善学术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对科研不端行为出重拳、零容忍,使高校真正成为学术的神圣殿堂、诚信的社会高地。 三、改革创新、加强领导,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障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一)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大学不在规模大小、历史长短,关键要有特色。每一类型、每一地区的大学都有其发展空间,都能够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办出高水平。目前,高校的同质化现象没有根本解决,重要原因在于分类不清、定位不准、缺乏特点。 一要加强分类管理。分类管理重在形成特色导向,要综合考虑高校的功能定位,建立科学可行的分类管理办法。全国要通盘考虑,加强顶层设计,省级政府也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高校要根据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理清特色发展思路,确定办学定位。 二要建设优势学科。学科是高校办出特色的关键,要将其摆在突出位置。注重与产业发展、社会就业需求、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相衔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做强做大优势学科,打造支撑质量提升的学科品牌。要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把高校布局结构、发展绩效作为资源配置、专业及招生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法规、政策、拨款、评估等方式引导特色发展。目前,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和师范、艺术、体育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优势,要进一步突出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不断提高水平。 三要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有特色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下力气解决办学定位问题,避免盲目追求升格。要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实施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省部共建力度,加强对口支援,支持地方高校加快提升办学水平。加强高水平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为产业升级培养高水平后备军。 四要强化质量评价。这是提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符合国情、具有公信力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本科各专业要制定好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要明确基本要求,专业人才评价标准要由行业部门和高校联合制定。要健全评估制度,科学设计评价指标,真正反映办学水平、发挥导向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在完善中国自己的质量评估体系的同时,还应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开展专业国际评估。 (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高校是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系统。要理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思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质量提供持续和稳定的保障。一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办学宗旨所决定的,体现了党的领导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协调统一。这一体制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前提,决不能动摇。要正确协调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把握好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职责和校长职权,使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彰显出来。二要切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高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扩大自主权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高校必须形成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权力监督机制,具备用好自主权的条件、能力和品格,这就要求政府放权与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同步进行。同时,要健全放权之后的评估和外部监督机制。三要加快章程建设,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各高校要完善师生权利、组织框架、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机制等内容,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依照章程管理学校的体制和氛围。四要扩大社会参与,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总结推广高校组建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一所大学的开放程度如何,深刻影响着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重要趋势。建设高水平大学,一定要站在全球大舞台上谋划未来,把提高国际化水平作为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增长点,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积极进展,要坚持立足国情、高端引领,积极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和课程要选准选好,加大引进力度。二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聘任外籍教师,这是一种学术互补,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要以海外名师引进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牵引,引进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有条件的各高校可结合实际完善管理,相应地增加外语授课和外籍教师比例。三要加强留学生工作。去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首次突破29万,来华留学生总数和我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都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要实施好留学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同时,选派一流学生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师从一流导师,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四要把人文交流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人文交流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领域。我国已经构建了中美、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刚刚启动中英、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效应。高校要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发挥优势,把人文交流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探索海外志愿服务机制,使学生通过到海外学习和实习,提升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成为中外友好的民间使者。要提高国际汉语教育质量,与外国高校合作办好孔子学院,使之成为综合性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四)加大领导和保障力度,形成提高质量的强大合力。中央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下一步的关键就是抓好落实。省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好各方面力量,整体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水平。教育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和完善项目资金、人事编制等保障措施,共同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各高校要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质量,及时推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校主要领导要有战略眼光,应该成为全职管理专家,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驾驭能力,也要保证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要加快校长职业化进程。学校内部管理要全面服务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行政人员、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服务质量提高的良好格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懈努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5.16.
|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8期)
上一条:
2014年高校转型专刊
下一条: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