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教研究  >>  院校研究  >>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4期)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4期)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The Developmenta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2012年2 月29日 第1期(总第4期)

要 目

● 26所部属高校拟出台章程

●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该引发什么思考

● 北外外交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 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 中国—东盟架构下我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战略思考

● 当代法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特征与趋势

● 德国外语教育政策下课程体系的构建

● 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的困境和优化路径

● 美国大学校友捐赠长盛不衰的组织要素考察

● 美国一流大学捐赠基金管理特征

目 录

★ 刊首寄语

2012,敢问路在何方?…………………………………………………………吴 妍

★ 名家名言

★ 教育快讯

1. 50所高校今年将完成党委及行政换届,完善大学校长选任办法……………(1)

2. 26部属高校拟出台章程,大学去行政化融冰维艰……………………………(1)

3.山东拟4年内免试上大学:宽进严出模式……………………………………(4)

4.郎咸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该引发什么思考…………………………………(6)

★ 外语院校发展动态

5.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7)

6.北外外交人才培养机制探究…………………………………………………(9)

7.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研究…………………………………(11)

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14)

9.中国—东盟架构下我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战略思考…………………(17)

★ 国外外语教育发展前沿

10.当代法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特征与趋势………………………………(21)

11.德国外语教育政策下课程体系的构建……………………………………(24)

12.美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26)

★ 高校经费来源多样化研究

13.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的困境和优化路径……………………………………(32)

14.美国大学校友捐赠长盛不衰的组织要素考察……………………………(35)

15.美国一流大学捐赠基金管理特征…………………………………………(39)

16.英国高等教育捐赠主体、制度保障与回馈方式……………………………(42)

刊首寄语

2012,敢问路在何方?

吴妍

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着2012年。这一年如期而至,玛雅人的预言在让灾难片导演狠狠捞了几把之后,人们开始警觉,太平盛世已渐行渐远。中国云南大旱,澳大利亚却暴雨成灾,日本首相已站出来公然承认被核安全神话蒙蔽,中国证券界头牌还在力保核电股版块的政策倾向。这世界不缺乏大刀阔斧的改革派,普京在自身地位受到挑战之时,还勇敢地挥动大刀砍掉大批不合格大学。国内的渐进式改革,此起彼伏。山东省提出口号,4年内将实现免试入大学的宽进严出模式,大快人心。教育部宣称,年内将按选拨“校长”的标准去完善50所部属高校换届工作,弦外之音已承认过去选拨标准的不妥。连经济学家也来凑热闹: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高校的错,国家产业结构不调整,教育界怎么改革都是瞎掰!

秩序往往存在于乱象背后。我们无从左右宏观经济规划或区域政策调整不等于我们就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大学完全可以在学术与政府之间巧妙迂回,北美和欧洲大学对社会捐赠基金的依赖远远高过政府投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市场说了算。并且,市场和政府都愿意保障毕业生对母校源源不断的回赠行为。现代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与现代企业的运营模式关系紧密。至少,我们能在美国大学校友捐赠长盛不衰的组织要素考察中清晰地看到,大学更需要以情感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和功能健全的制度保障,大学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

既然是系统工程,咱就不指望能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灵丹妙药。下一步,不仅要心存志向高瞻远瞩,也需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规划发展断不能洞察世事,但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或友邦高校的熠熠星光,诚为2012的脚步方向。

名家名言

在你拥有的东西中,有用的东西带来收益,自由的东西用以享受。所谓收益,我指的是能获得收入;所谓享受,则指除了使用之外,不会带来任何结果。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西塞罗在列数各种各样的智力超群的人时提出,为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知识是除生理需求之外,我们应追求的首要目标。自由知识本来就是为了引起我们思索,自由知识立足于自己的要求,不受后果支配,不期望补充,不受目的的影响,也不会被任何技艺所同化。

——约翰·纽曼《大学的理想》

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觉得这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讲,至少比死盯着一个角度要好得多。“转益多师是吾师”,学术上独尊一家,其余的都一棍子打死,那就太简单化了。人类的文化也是这样,什么都绝对化、纯粹化总是很危险的。

——何兆武《上学记》

外语要不要学?要。问题是控制外语考试。掌握外语工具是为了什么?靠外语和“世界”接轨?与“世界”先进文化“交流”?对人文学科来说,纯属神话。外语考试在应试文化中早已形成残酷的“汰优”制度,其最严重的恶果,即导致大学生中文水准大幅度退化。今日大学生的中文表达、中文思维惊人地混乱低下,更谈不上中文修养——“文革”的深刻断层,在三十年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中,得到全面的、无一例外的报应。

——陈丹青《退步集》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心任务,实际是要把我们从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做现代整理,并以此逐渐形成我们大学的“核心课程”传统。如果中国要在21世纪成为一个真正的“文明大国”,那么能否建立起质量可与美国大学相比的通识教育体系,是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因为这涉及到今后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中国的干部、教师、商人、律师等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

——甘阳《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教育快讯

50所高校今年将完成党委及行政换届

2月24日,教育部表示,今年要完成50所高校党委、行政换届工作。开展直属高校校长公开选拔改革试点,完善大学校长选任办法。

今年将派直属高校总会计师

教育部人事司日前发布了今年工作要点,要选配强领导班子,其中提出,用改革的办法选准选好书记校长,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并要推进直属高校副职和纪委书记交流任职。

今年年初,教育部决定在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试点公开选拔校长,教育部人事司称,今年要完善大学校长选任办法。1949年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通常由上级部门决定。教育部人事司同时称,还要深入推进公开选拔和委派直属高校总会计师工作。

高校将建领导收入激励机制

此前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表示,今后校长要专业化、职业化、去行政化。孙霄兵强调,专业化不是行政化,不是按照官员的标准来选校长,而是按照校长的标准来选。但他也强调,目前虽然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长实行公开选拔,但这属在更大范围里选择哪个人为校长的问题,而选择的过程仍要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进行。

根据教育部人事司计划,今年要研究出台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建立与工作业绩挂钩的直属高校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新京报》2012-2-24)

26部属高校拟出台章程 大学去行政化融冰维艰

就像一个悖论:一个旨在保障师生权益的章程,其制定过程却没能让师生广泛参与。要让章程发挥作用,关键是得让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而所有法律都是用出来的

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命运跌宕起伏的南方科技大学迎来了两个甜蜜的好消息。一个是包括4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在内的5位世界级学术权威应邀组成了学校首届顾问委员会;另外一个则是校长朱清时说,早已多易其稿的《南方科技大学章程》正式稿终于上报教育部,南科大期望就在本月迎来教育部的评审团。

今年1月初,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在推介刚刚施行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时说,高校章程就像是大学的“宪法”或者“宪章”,这句话在《办法》中则更为严谨地表述为“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

《办法》施行的同时,教育部指定了26所部属高校作为试点,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并且试点范围各有侧重,比如清华大学要试点岗位分类管理制等,黑龙江大学探索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湖南大学则试点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等等。

在这个名单之外,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正在自行制定章程,如果说大学章程真的能有“宪法”般的尊严,那中国高校正在迎来它们的“立宪时刻”。

闷声鼓捣”:高校章程知者寥寥

章程对高校到底有什么用?现在似乎还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吉林大学2005年就有了自己的章程,但是几天之前,《中国新闻周刊》向吉林大学的一位辅导员询问章程的施行情况时,她还是在查看了学校官网的首页后才知道有“章程”这么回事,而且无论怎么回忆,她也想不起来,到底学校哪些时候使用了这部章程,“吉大是好几个高校并起来的,好像我们更多使用的,还是之前各个学校自己的规章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也是目前少数拥有章程的高校之一。该校副校长马怀德回忆说,2006年启动制定章程时有两个考虑,一个是《高等教育法》有明确的规定;另外一个当时提出了“学术立校”的口号,政法大学又是以法科为主的专业院校,那么是不是应该率先把校内的法律做起来?马怀德自己就担任了章程起草专家委员会的组长,同时邀请的起草专家主要来自行政法、宪法和民法领域。

“那个时候教育界还没有提到高校章程要解决去行政化的问题,各种研讨会中大家主要的期望就是这部章程能够约束和规范学校的管理活动,特别是学校内部的公权力。”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马怀德说,章程的制定走了一个这样的程序:校长办公会议通过,教代会表决,最后由党委批准。虽然理论上来说政府是所有公立大学的股东,但是当时法大章程的制定,既没有申报,事后也没有经过教育部的批准。这种完全自主的模式不可能再重现,根据《办法》的规定,“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的章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其中本科以上高等学校的章程核准后,应当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章程由教育部核准”。

马怀德强调教代会表决之时有上百人参加,以证明当年法大章程的制定充分经过了民主程序,但是《中国新闻周刊》随机抽取了七八位当时在校中国政法大学的师生进行询问,均没有参与到制定过程中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说,这似乎就像一个悖论:一个旨在保障师生权益的章程,却在制定过程当中没能保障到师生的权益。北京大学也是试点高校之一,湛中乐则是国内法学界公认的研究大学自治权的重要专家,但是他也对北大章程的进展一无所知,“如果你去北大抽样调查,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章程制定本身应该就应该是一个体现师生个体尊严的过程,从法律关系上来讲更是一个契约形成的过程,但是现在可能还是处在闷声鼓捣鼓捣就完了的阶段。”

同样有类似感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劳凯声,他是《教育法》的起草专家之一,但是同样对自己学校的章程制定情况感到茫然,因为既没有人询问他作为教育专家的意见,也没有人关心他作为普通教师的感受。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大概是《中国新闻周刊》接触到对于这个问题最为悲观的专家。他认为在现有的框架下,章程根本不能解决高校被行政权控制的问题,以核心的人事权为例,虽然《办法》明确“章程应规定,学校负责人的产生与任命机制”。

但是教育部又解释说对于校长和书记的任命将另有规范,在中层干部选拔程序方面,连孙霄兵也曾经坦承:虽然高校章程是否写入要看各个学校的意见,但是他“个人估计在章程中予以明确的会比较少”。

熊丙奇说,在行政化的操作之下,大学里出现了很多概念,可能会让大学的处境比没有这些概念之前更加困难,“我们可以说,现在已经有学术委员会,有理事会,以前我可能是行政发文,但是现在是通过大学理事会的决策,这样不过是在一个正确的名义之下实质上体现行政意志。”

马怀德不同意这个观点,“有一定比没有好”,他说,作为权利意识很强的法学专业人员,现在法大已经有老师被调离岗位或者被处理,就会要求学校必须按照章程的要求走完所有程序,不能校长或者院长一句话说了算;再比如以前各个院系进人,都是院长和教研室所决定,但是现在有了教授委员会,就必须得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

“要让章程发挥作用,关键是得让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所有法律都是用出来的,”马怀德说。

左右为难:“融冰”尚缺契机

截至目前,26所试点高校尚未公布一个明确的章程出台时间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据他了解,其实各高校的进展都不是太理想,因为“在一个大环境其实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不管哪个部门和学校都会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被动的,冰块的融化还缺乏真正的契机,这是哪个校长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大家其实都还在观望,都想看看别人走到了哪一步”。

也有熟悉北京大学情况的人告诉记者,其实北大章程的文本前年就已经大致形成,但是当年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以“北大就缩回来了,暂时没有公布,想看看跟大方向是不是都契合”。

复旦大学的章程制定过程相对公开高调,自称为“一个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的校长杨玉良曾经担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他自己总结的十六字治校方针是“学术为魂,育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后面八个字尤其依赖于章程的制定。

但是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老师称,现在该校其实还没有一个成形的文本,因为“从复旦的风格来说,我们希望的是首先有一系列真正的制度改革,然后从这些改革成果中判定哪些可以写入章程。也就是说,制定章程的过程也得是章程精神的体现,否则写一个空洞的文本没有意义。校长也一直跟我们说,不要着急,慢慢来”。

去年7月,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换届,对学术委员会的章程进行了修订,实际上所有校领导都已经退出了学术委员会,实现了他们之前公布的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进行有效隔离的设想,“这样的成果,以后就有可能就以制度的方式固定在章程里”。

国外高校的章程大都同时解决政府和高校的关系和高校内部的关系两个层面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轮高校的“立宪运动”被这么多人在去行政化方面寄予厚望的原因,但是这位老师坦言,复旦的章程制定并没有奢望达到前一个目标,“这是任何一所高校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应当是什么样的模式,各个国家都不一样,有些是强控制,有些是弱控制,目前我们还是强控制的阶段,这是一种现实,大学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跟政府部门进行单独谈判”。

他举例说,《高等教育法》规定中国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最高决策机构,“那我们所有的改革,都只能在这个大前提的基础上来做”。

(《中国新闻网》2012-2-24)

山东拟4年内免试上大学 宽进严出模式

24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针对大校大班情况,规划提出新建高中不得超过50个班;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高中教育相衔接,推动大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教学;制定、完善社会捐赠教育的激励政策,支持公办学校依法设立社会基金,接受社会捐赠。

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普通高中班要求控制在50人以下,每个乡镇将拥有1所中心幼儿园。山东省还将探索高考学生注册入学办法,学生有望免试上大学。

“十二五”期间,山东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重点之一是,扩大高校考试招生自主权,构建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适应高等教育需求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多种考试方式和多元录取模式相结合的考试招生录取体系。

在考试模式上,从2012年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并行开始,将逐步推行本科与专科(高职)入学分类考试。其中,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继续执行全国招生政策,统一组织考试,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高等职业教育单独组织考试录取。

同时,山东省将建立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破格录取、定向录取的规范程序。据分析,这将打破传统的高考“一考定终身、以考定终身”的模式,建立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尤其是,将探索高考学生注册入学办法,选择条件成熟的高校实施免试注册入学、宽进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

另外,山东省还将改进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方式,普通高中录取要以学生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按照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录取学生,继续推行普通高中将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制度。

普通高中每班人数不得超50人

山东省实施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至今,教育政绩观被认为是最大的体制障碍。规划提出,将建立规范办学行为长效监管机制。

规划提出,普通高中规范办学情况将与其高校自主招生推荐资格、省级优秀学生推荐资格相结合。针对目前高中大校、大班额影响选课走班效果、违背教育规律,以及学生人数连年下降的实际情况,规划提出,新建高中不得超过50个班,到2015年,普通高中班额控制到50人以下。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对违规办学进行挂牌督办,投诉信息定期向社会发布,推动各地及时调查处理反馈,接受社会监督。

推动大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教学

在人才培养体制方面,山东拟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如何使高校人才培养与高中教育相衔接?山东省提出,在大中小学之间的衔接方面,将探索研究教学内容的衔接,更新教学内容,推动大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

另外,为推进职业教育,打造成才的“立交桥”,还将探索高中阶段多样化特色发展,支持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

同时,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鼓励个性化、多样化人才的涌现。具体措施包括: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转学、提前毕业、选修高学段课程、转换专业等给予支持;为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提供培养条件;支持高中与高等学校在优异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

支持公办学校设基金接受捐赠

“十二五”期间,山东将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大胆探索,推进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

山东省将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现有公办学校。制定、完善社会捐赠教育的激励政策,支持公办学校依法设立社会基金,接受社会捐赠。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择部分薄弱学校进行改革试验,在不改变公办学校产权性质的前提下,引入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实行学校所有权与办学权相分离,把办学权交给承办者,学校收费和人员管理参照民办学校有关政策执行。

(中国新闻网 2012-2-26)

郎咸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该引发什么思考?

国际产业链战争和大学生就业有什么关系?我想大多数人答不上来。那么,我告诉所有读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大学扩招这么多大学生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想的呢?当初我们国家大学生的比例严重低于欧美,所以我们就误以为,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之后,我们的经济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哪里想过这个问题:美国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大学生?而中国培育出这么多优秀大学生为什么失业?难道是我们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够?难道是我们的同学不够用功?难道是我们同学专业不对口?

我刚才讲的几句话都是媒体所给出的解释。这些解释都是错误的。事实上,既不是我们中国学生不用功,也不是我们专业不对口。我在美国不少的顶尖大学执教过,也在世界其他地方教过不少课,我教了这么多的学校,从来没见过哪个学校是专业对口的。既然美国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有什么错呢?

再想想,本科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本科教育的特点就是专业不对口。为什么呢,因为本科阶段是通才教育而不是专科教育。什么叫通才教育?也就是说美国大学生和我们大学生一样,要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哲学……这些学问跟就业的关系都不大,这就是通才教育的本质。

请读者继续思考,产业链跟我们大学生就业难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着重大而直接的关系。在整条产业链“6+1”的模式里,“1”是什么?“1”是制造,是血淋淋的制造业;还有“6”,“6”就是从产品设计到终端零售这6大软环节,在“6+1”的模式中,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而不是“1”。举个例子来讲,在工厂里,从董事长到大门口的保安,可能不需要一个大学生。为什么?因为生产制造环节没有必要雇用大学生。那么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产业链里面6大软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物流运输、批发经营、终端零售。

那么,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我们是一个以“1”为主而不是一个以“6”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个产业结构本身造成了大学生的失业问题。我国的产业现状不足以支持这么高的大学生比例,这就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那么为什么美国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呢?因为美国所掌握的就是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6个环节。它要通过大学生的通才教育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一点是我们一直忽略的,我们甚至不理解国际产业的分工当中我们国家是处于何种的劣势地位。

(网大教育2012-2-29)

外语院校发展动态

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曹德明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人才培养的理念、过程、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在我们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成熟、人才培养体系已基本完善、人才培养层次已比较完备的情况下,高等外语院校要想实现培养能胜任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这一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重要环节的改革无疑是一个关键。

一、明确定位:即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充分与国际接轨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我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观念上的差距,比物质层面上的差距更大。1998年10月,美国大学率先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以哈佛为例,其近年进行的教改有四大目标:(1)培养全球性的公民;(2)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3)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4)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近年来,国内许多高中名校“尖子生”放弃高考,赴海外留学人数激增,留学时段前移,生源争夺的“全球化”日益激烈。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弃考”现象,其原因不外乎是在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可以接受更先进的知识体系和创新理念,学习更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能让他们在未来就业中更具优势。这充分证明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已时不我待,外语院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特质:

(1)有全球视野、国际观念,了解当今时代问题、世界发展历史与趋势;

(2)有民族情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现实国情,有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3)有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善于学习,适应变化,充分胜任竞争;

(4)有参与国际事务、国际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5)至少精通两门外语,听、说、读、写、译本领过硬;

(6)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各外语院校理应以此为前提,在各自办学特色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确立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外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确立了具有上外特色的国际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上外着力培养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是指“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外语特长,并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端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接近国际化需求

国外大学的本科教育多是“两年通识教育+两年专业教育”的模式,国内有些高校近年来也已经开始探索“书院制”,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一流大学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多,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例如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 000多名本科生,开设了6 000多门本科课程,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与之相比,目前我国外语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如课程的横向宽度不够,纵向深度不够,课程的可选择性上远远不够,亟需在两个方面进一步作出努力:

一是进一步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解决课程的横向宽度问题。外语院校由于学科结构的限制,在通识教育的课程广度上先天不足,应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如和综合性大学开展横向合作,采取“课程引进”等方式增加课程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通识教育课程。

二是增加国际化课程模块,通过校际交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解决课程的纵向深度问题。上外近年正在探索“国际课程孵化”模式,以提升课程的“国际含量”,即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选修处于学科领域前沿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移植或引进,目前已收到良好成效,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上外目前正在进行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中,通过创办国际公务员实验班和进行多语种国际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等试点,以双外语的复语习得为基本要求,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大幅度地调整了现有的外语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大量增加了人文通识型、思辨批判型、任务探究型、复合拓展型、自主学习型和社会实践型的课程。新的课程促进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掌握两门外语加一门专业的特色人才的目标。

三、创新教育方式:加强教学改革力度,强化思维训练

国外一流大学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训练,课堂自由度大,且对前沿知识和教师研究成果的教授所占比重较大。国内外语院校在教学中多以课堂教授为主,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不足,尽管近年来也逐渐重视了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改革,但在实践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实质性的改变和提高进展缓慢。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去年启动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国内不少高校已经走在了前列,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施案例教学等。面对挑战,要想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胜任国际竞争,外语院校亟需加大教学改革实验,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和保障。

上外目前正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以国家精品课程“基础法语”为试点,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突出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其特点为:1)互动实践性:注重互动,强调听说,突出学生参与。2)灵活多样性:综合各类教学资源,形式多样,灵活运用,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3)启发引导性:注重引导,教会学习,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4)内外结合性;加强课外学习,要求学生课后对话、小组学习、阅读原著等,举办文化讲座。5)培养拓展性:通过形成性评估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以小组活动推动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一模式的建立,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培养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四、增强师资力量: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就人才培养而言,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国外一流大学师生比大多非常合理,如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师生比均值在1:7左右,而著名的深泉学院师生比甚至达到了1:4;且教师的教学素养普遍较高,大多能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创新学习氛围。而国内外语院校大多由于规模急剧扩大,教师与学生的数量不匹配,师生比普遍偏高,且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意识不强。这就要求我们花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具体可从这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请进来”,重点是海外高水平人才引进。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积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计划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外语院校由于自身学科特点,在外教的聘请上其实有天然的优势。但在对比中方可发现差距:国内一流大学在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的引进上其实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聘请的往往是单纯的“课程教师”,把引进的教师当作劳动力使用,而且外聘教师的影响力和普及面尚存不足。因而外语院校要在海外一流教授或学科带头人引进上有新的举措,力争可以通过“引进一个人”,实现“孵化一个团队”。

二是“走出去”,即进一步加大教师的国际化培养力度。这方面外语院校大多已经有比较好的措施,如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科带头人海外高访等,下一步的关键应该是提高海外研修的实效。上外目前正在探索把教师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作为参评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以鼓励教师积极加强自身的国际化学习和研究的背景。

五、培育国际视野:扩大国际交流规模,强化交流效果

国外一流大学大多非常注重营造学校国际化氛围以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哈佛为例,其在学生交流方面已高度国际化,一是大门向全球敞开,每年有近2800个学位被美国以外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生获得;二是大力支持学生出国学习,鼓励学生在入学一两年后就出国进修,很多学生可以在学术年请假去国外旅游或工作,其18000名学生中有3000名在海外100多个国家做不同课题的研究。与其相比,外语院校尽管在国际交流的形式上已经较为多样化,但在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而言,一是在留学生教育方面,要大幅度提升留学生学历教育的比例,扩大留学生入院系学习的规模,促进来自全世界的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学生相互交流、增进理解;二是在学生海外留学项目方面,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比例。上外近年来在与国外大学互换学生、互认学分以及采取“3+2”、“4+2”等模式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但总量仍嫌不足,仍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际前沿课题,进行国际交流,感受不同文化氛围,开阔国际视野,以达到提高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这一目标。

二十一世纪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高等学校人才的竞争,而且这种竞争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态势越来越激烈。国内高等外语院校欲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取得主动或优势,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以国际化为导向深化改革,主动对接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全球教育竞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崛起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3月)

北外外交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杨建国 李茂林

建校68年来,北外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外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69人,出任参赞的有700多人,北外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从最近5年的数据来看,2004-2008年,北外毕业生进入外交部的人数分别为42、53、57、62、55人,共计269人。一所高校的毕业生中每年能够有50人左右的规模进入到外交部工作,这在全国也非常少见。这是北外培养外交人才优势的一个具体体现。此外,在商务部、新华社、文化部、中联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和广播电视部等部门,中央各部委涉外机构,以及外企、金融、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部门,北外的毕业生也占有很大比例,北外的外交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所大学为什么能够为新中国培养那么多的外交官和外事人才?为什么当前中国驻外大使中一半以上都是北外的毕业生?是什么造就了北外在外交人才培养上的巨大优势?作为特色型大学的一种,北外的特色办学有哪些可以为其他高校所借鉴?北外之所以能够培养大量外交人才,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得益于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领导关怀——将培养外交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北外诞生于抗日战争的战火硝烟之中,她的成立与壮大始终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需要紧密相关。无论是早期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还是后来的延安外国语学校,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还是90年代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始终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外事干部和高级外语人才的历史使命,并因此经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

建国之初,周总理要求举全国之力办好北外,把全国最好的外语师资聚集到北外;在俄语、英语专业之后,还相继建立了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外语专业。以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语种为基础的欧洲语言系始于1954年,不少语种独一无二,一些专业人才成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翻译;亚非语系的创立直接贯彻周总理指示精神,担当与亚非地区国家的友好使者,从无到有,茁壮成长。

党和国家领导人密切关怀是北外培养外交人才的政治和制度保证。正是一代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给了北外一次次的激励。北外一直在几代中央领导的殷切关怀下茁壮成长,一直把外交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不断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贡献。

二、语言优势——专业涵盖全球主要语种

北外以语言教育为基础,培养出其他学校不能培养的人才,确立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办学特色。北外就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浓缩了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化。目前,北外现开设56个本科专业,讲授43种外国语言,涵盖了世界上主要地区语种群的语言。在通用语种学科领域内,北外有多种语言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如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和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学科,都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师资力量。在非通用语种的建设方面,北外的亚非语系和欧洲语言系,集中了31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大都是全国唯一的专业点,为国家培养不可缺少的非通用语种人才。这意味着中国很大一部分外交人才的培养将全部来自于北外。学生在这个小小的联合国中学习四年,受到多国文化的熏陶,这对他们成长为外交人才是非常有利的。

三、术业专攻——成立国际关系学院,建立外交学硕士点

除了北外的一些传统院系继续培养外交人才外,2006年9月,在外交学系的基础上,北外专门成立了国际关系学院,开设外交学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致力于专业外交人才的培养。外交学系1999年就开始招收外交学本科生,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外交学系设立外交学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收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北外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外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系之一,该学院的外交学博士点也正在申请之中。

四、精品战略——致力于高端人才培养

北外坚定不移地奉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倾力打造精品战略,把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外语精英人才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形成了“一流教师、一流生源、一流培养”的办学方针和优良传统,形成了“质量取胜,培养拔尖人才”的办学特色。

北外的精品战略,主要体现在“外”和“精”两个方面。外,包括外语、外交、外贸、外事,与“外”相关的领域和学科很多;也包括多语种、多门类、高层次的外国语言文化学科群,还包括培养复合型、复语型的高素质外语专门人才等方面。这些都是北外创办特色大学的肥壤沃土。精,即摒弃以数量取胜的粗放型竞争理念,坚持小班教学的精英培养模式,培育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系列品牌,靠质量、靠品牌、靠内涵形成的竞争力取胜。在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北外没有大规模扩张,而是保持了适度的增长,北外一向认同和实践的精品战略日益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优势。

五、“走出去”战略——利用全球资源打造国际化育人环境

北外充分利用外语语言优势,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渠道,采取本科生短期留学机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聘请外国专家、开辟国际化课堂、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等方式,打造国际化育人环境。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北外的显著特色和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从1944年至2005年,北外共从世界上61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外籍教师2800多人次。近年来,通过政府协定、校际交流和民间推荐等渠道,北外每年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达140人左右,约占学校教师总数的18%。目前,北外已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是目前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交流最多的国内大学之一。此外,北外还积极参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协助国家汉办开办了12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北外正是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培养国际化外交人才,打造了一种独特的国际化育人环境。

六、创新模式——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

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就北外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改革做了三次批示,指出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北外小语种本科生在大三时到对象国学习一段时间。要把小语种学生出国留学纳入到本科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去。”北外努力贯彻周济部长的指示精神,与国外相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7+1”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每个外语专业学生在北外学习4年期间,7个学期在北外,1个学期在海外。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北外制订了一系列涉及双学位、辅修、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和暑期班的规章制度,为学生出国学习创造条件。2007年7月,2005级马来语专业20名学生赴马来亚大学进行为期7个月的学习。通过海外的学习,学生们深入了解和学习马来西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还深入马来西亚农村社会进行田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大大提高了马来语的应用技能,在马来西亚官方和社会各界引起良好的反响。此外,北外积极创造条件,与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夏威夷大学等签订 协议,组织学生参加国外大学暑期班的学习。北外把海外暑期班学习作为整体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结束,考核合格之后,得到相应的学分。通过这样的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培养方式,大大提升了北外的教育水平,也更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外交人才来。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9月)

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

周 烈

一、当前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性的主要表现

长期以来,外语院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在不断提高,外语院校培养的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客观地看,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同世界著名的同类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梳理和认清这些不适应性,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变革。

(一)人才培养观念相对滞后

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我们仍未能解决好。外语院校为应对21世纪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已开始实施带有通识教育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比如开设了比较广博的学科课程、推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体制改革、构建了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以及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但是这种以通识教育为导向的改革效果并不乐观,一是因为人们之于应试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心理依赖性,二是因为大学管理层及其教师对通识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系统,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还处于学习、模仿、借鉴阶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主动预测、提出新理念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在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中,我们还未能解决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还未能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问题,对理论课的关注和投入远远高于实践课,许多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经验和习惯授课,而甚少考虑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近些年,从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上看,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似乎很完整很科学的庞大课程体系和整套的教材体系,但外语院校没有培养出具有广博而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积淀的创新人才。这种人才培养观念的错位,忽视乃至背离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内在属性,也彰显出人才培养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不适应性。

(二)学科专业之间相对封闭

回眸和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外语院校的发展历程,我国外语院校已由原来的单科性院校转变为多科性大学,多学科并行不悖的发展模式为培养跨学科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但现在的情况是,外语院校尚未建构起有利于创新人才生成的培养模式,学科专业之间表现为“各自为政”的相对封闭状态,在教育理念上基本还局限于传统的单一学科的培养模式,不同学科之间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和设施配备等方面都局限在本专业范围内,学科专业之间缺少人员交流、学术沟通和资源分享与协作,多学科间彼此合作难以进行,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多学科共同协作的优势很难得到发挥,不同院系之间抢课时、抢资源、争地盘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导致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缺乏应有的学术生态环境。这种状况既不能适应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多样性需求,也不能适应教育对象的差异化和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外语院校打造一支具有跨学科、宽领域的专业教师队伍。如何打破界限,提供平台,培养真正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是外语院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从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来看,过去那种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不同门类学科之间呈现出交叉、渗透与融合的发展趋势,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学的培养对象不再局限于只具有某一门专业知识而其他知识比较贫乏的人,而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具备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和创新潜能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失偏颇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世界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一直困扰我国外语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大难题。我国外语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还不完善,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至今仍未能建立起一种个性化培养的激励机制和方法手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教”和“评学”两个方面。在“评教”方面,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还不能够做到全面、真实。虽然大部分外语院校都推行了学生“评教”的方式,但该方法和任何一种技术方法一样,难以保证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公正性。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普遍流行的同行评价的方式,在我国外语院校内还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和推广,虽然国内部分综合性大学效仿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推行了同行评价的模式,但还基本局限于内部同行评价和监督的范畴内。在“评学”方面,大多数外语院校还是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和综合能力如何得到培养、发展与施展有待重视。终结性评价过于重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导致教学评价功能的偏移,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刘献君,2008)。然而,处理好考与学的关系并非易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并不等同于取消考试制度,其关键在于如何打破考试这套评价标准,构建一个科学可行并能真实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应该成为外语院校尤其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二、提升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适应性的基本策略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外语教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外语人才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外语院校必须全面审视原来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把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作为长期坚守的制度,为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孕育和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

(一)把观念更新作为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设计的价值引领

外语院校要对社会环境、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根据需要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一是要妥善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把外语专业教学的重点从重专业知识的系统传授转变到语言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批判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以往的高等外语教学实践中,基本上都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少双向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循环之中,这种方式明显违背了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的教学基本规律。外语院校应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上,做到学、思、知、行的辩证统一。二是要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外语院校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实体性组织,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考虑外语院校的基本培养要求,还应当兼顾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学生各有所长、个性化发展。所以,转变观念意识应该成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把人才培养理念从应试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重构外语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模式,这是科学设计并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第一步。

(二)把打造学科交叉优势视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大学人才培养建立在各门学科专业的基础之上,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结构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跨学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跨学科人才相对于单一学科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对未来工作的创造性。外语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优先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打破学科独立、重复、单一的发展弊端,寻找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学科交叉点,按照主体学科和相邻学科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跨学科教育打造外语人才培养的竞争优势。一是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主的跨学科团队,研究团队成员以来自不同院系的中青年学者为主,团队成员学科背景要各不相同。学科带头人作为跨学科的主要负责人,要以促进学科交叉、开展跨学科教育为目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结合学校的学科体系和学科优势,着力解决跨学科交叉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跨学科研究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跨学科团队的组建,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外语+外语”、“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进一步增强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二是以“大外语教学观”为导向,构建大文科工作平台。跨学科团队不仅仅在于开展一些重大课题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打破院系之间的相对封闭的界限,在超脱院系设置之上实现各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实际上承担着一种大文科工作平台的职能,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有效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和整体性。

(三)把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外语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关键在于人才的质量和水平。我们一定要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让它真正起到矫正、调节、改造和引领的作用,要根据新的理念、新的培养模式设计相应的评价体系,让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培养。现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尝试性改进:一是构建以考查学生知识综合运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为重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增强人才培养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持续性。从完善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出发,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及时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逐渐形成由期末课堂学习评价、日常学习过程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组成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二是以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为重点,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教师声誉机制。引导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开展创新实验,以新的理念、方式、内容去引领、启迪学生。开展专家评教、教师自评等多维评价,与学生评教相辅相成,更加全面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组织系列讨论讲座、教学沙龙和课堂观摩,帮助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形成彰显自身个性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广大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自觉性。

(《中国外语》2011年3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肖沅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全国最早发展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外语院校。上世纪70年代中,我校以桂诗春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我国创建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并先后于1981年和1986年被确立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0年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1年再次顺利通过教育部的审核,成为我国外语界在此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创建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高、科研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在过去20多年里,他们积极参与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外语学习、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测试及词典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该学科点的最大优势体现在:1.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2.研究方向齐全;3.是我国外语界在此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4.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包括人才梯队和语言学进口图书杂志的存书量等。该学科点的奋斗目标是:发挥优势,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已经确立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成为在国际上享有更高知名度、能出国际水平科研成果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研究基地。

经过20余年的辛勤培植,该学科点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把学科建设当作系统工程来抓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点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得到了大学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大学领导明确指出,学科建设是大学工作的“纲”,学科建设必须作为系统工程来抓[1],并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要求各个部门支持学科点的建设与发展。

大学专门成立了由分管科研校长领导的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文件;大学把学科点当作校内特区,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在经费投入、职称评定、出国进修等方面向学科点倾斜,优先保证学科建设的需要;图书馆优先保证学科点需要的图书和报刊杂志的订阅,支持学科点的现代化网络建设,图书馆为学科点设立专门的资料室和阅览室,优先保证学科点专兼职科研人员借阅和查询图书。

所有这些措施为学科点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和硬件条件,给学科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学把学科点作为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单位,这对于加快发展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并以此带动全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确定课题促成长,成果促教学的发展思路

领导重视为建设和发展一个学科,提供制度和政策的保障。如何落实这些政策和措施,确保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学科点确定一条切合实际、具有发展战略的思路。该学科点从创建开始,就确定了以课题促成长,以成果促教学的发展思路。课题是学科点赖以生存和成长的生命线,研究成果又是促进学科点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该学科点通过必要的激励机制鼓励每个研究员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强调三率:项目申报求立项率,项目完成求结项率,项目成果求精品率。20余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发展思路。这条思路的具体措施方案包括:

(一)实行“带课题进中心,完成课题离开中心”的滚动式管理机制。该学科点依托于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每年都要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研究产出丰硕的成果,促进了学科的不断发展。该学科点目前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的在研项目有14项,其中包括9项教育部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二)开发可持续研究的课题。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是促进学科发展的有利因素之一。该学科点围绕“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从“七五”开始就申报了一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资助的项目,如“七五”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心理语言学研究”、“九五”的“中国学生英语错误分析”和“十五”的“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认知心理研究”。这些课题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对其不同的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每个课题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使课题研究不断向深度发展。正是通过挖掘类似的可持续研究的课题,如:语用学与英语学习、双语词典理论与编撰、英语测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等,该学科点产出了一系列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课题促研究生教学。在过去近20年里,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结合研究生教学,该学科点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人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科点的重大课题研究,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动向,结合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在提高课题完成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素质。根据最近3年的统计,博士生在校期间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178篇,出版专著3部,人均发表5篇。此外,该学科点还专门为研究生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课题的特色课程,把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融于研究生的教学中,如:桂诗春教授的《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等。

(四)转化科研成果,服务语言教学与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只有服务于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实践中,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进一步推进学科的发展。该学科点长期注重运用理论解决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问题。1984年接受教育部委托进行外语高考标准化改革试验,取得的成果被推广至全国范围和其他学科的考试。80年代末,又承担了全国英语专业水平考试的设计和命题任务。李筱菊教授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以其独特的创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钱冠连教授借鉴国外理论并以汉语为语料的语用理论研究也受到同行的重视,《汉语文化语用学》成为相关学科的必备索引文献。王初明教授在研究二语习得情感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写促学”的教学模式,倡导“作文写长法”教学方法,这一成果已经在全国部分高校推广。

三、培养创新意识,产出精品成果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课题研究为中心,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产出精品成果。如何保证课题出精品,他们的经验是:精品成果源自创新,只有创新,学科才能发展。该学科的创新具体体现在学科建设、课题选题和研究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意识。

(一)学科建设的创新意识。以桂诗春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学者就是在执着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于上一世纪70年代中期创建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20多年来学科点不断在发展,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断追求创新意识,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学科点的创始人之一桂诗春教授,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应用语言学专著《应用语言学》和第一部心理语言学专著《心理语言学》,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方向的开拓者;何自然教授是我国最先引进语用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语用学专著《语用学概论》;黄建华教授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获成果奖的词典学专著《词典论》,钱冠连教授的《美学语言学》和《语言全息论》都是相关学科的第一部著作。正是这种学科建设的创新意识,不断引进新的前沿学科与研究方法,促使该学科点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

(二)科研出精品,首先选题要新颖。在课题的选题方面,该学科点追求的是原创性,探讨国际前沿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课题,不断产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比如,该学科点其中的三个研究方向在“十五”期间,都分别从外语学习、语言使用和词典释义的不同角度去共同研究人类大脑认知的影响,集中各个研究方向的优势针对国际上的一个大研究方向进行攻坚。认知科学是当前世界上四大前沿科学之一。他们的研究有望在联系实际、解决我国外语教学的问题上取得突破,而且在理论上达到一定的深度。

(三)科研手段的创新。科研出精品,手段要创新,这也是该学科点的成功经验之一。该学科点一贯重视科研手段的创新,早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该学科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也是最早将统计学和计算机方法引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之中,自行开发了一系列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及语言研究的软件,创建了心理语言学实验室,为产出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提供必要的实验手段;目前,该学科点开展的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语言测试研究以及基于WEB平台和语料库的多语种词典自动生成等课题的研究,首先在研究手段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四、加强梯队建设,培养后备力量

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条好思路,也需要科学的研究手段,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和梯队建设。该学科点一贯坚持梯队建设,培养后备力量。现有教学、研究人员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17人,副教授5人,博士18人,平均年龄48岁,8人在46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均在各自的领域发表了国内首部学术专著,在相关的国际权威杂志担任编委或特约审稿人,有的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领导职务,有的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科研教学人员老中青相结合,老一辈学者知名度高,中青年学者已成为学科点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在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该学科点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建立博士生副导师制。为了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让他们成为学科点发展的后备力量和科研骨干,增强学科点发展的后劲,该学科点设立了博士生副导师岗位,选拔年龄在35岁左右并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学科点,担任专职研究员,担任博士生副导师,参与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目前该学科点已有12位博士生副导师。

(二)以课题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通过开展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研究,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学科点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三)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师资力量。为了增强学科点的学术力量,加大培养后备力量的力度,该学科点还聘请国内外的知名教授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或客座教授,为学科点的一些薄弱的研究方向培养人才。

(四)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科研能力。该学科点通过多种形式,活跃学术气氛,锻炼和培养中青年研究员的科研能力。该学科点组织了“求索论坛”、“海外著名学者系列讲座”以及“重大课题报告会”等。其中每周举行的“求索论坛”是一项由博士导师进行指导,博士生具体负责,中青年研究员积极参与的学术活动。通过类似的学术活动,中青年研究员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设立桂诗春语言学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为鼓励语言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科点的创始人桂诗春教授于1996年捐资成立了桂诗春语言学优秀论文奖励基金,附在该学科点,旨在奖励优秀研究生科研论文。

(本文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供稿)

中国—东盟架构下我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战略思考

龙耀

一、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经营构想

(一)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做好品牌定位

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的品牌定位关键是要实现外语人才市场需求与自身资源优势的结合。在外语人才市场需求方面,我们须发现其最新的变化。1949年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外语人才在语种上基本上是以俄语为主,其他语种人才需求很小。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语人才在语种上以英语为主,俄语、日语、法语等语种也有一些,其他语种人才需求依然很少。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特别是2002年11月4日中国政府和东盟10国在金边签订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到2010年将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中国的外语人才在语种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东盟架构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往必将日益密切。这种密切的交往必然需要有相应的外语人才来支持。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尤其需要大量的越南语、泰语、老挝语、缅甸语和柬埔寨语等东盟国家语种的外语人才。按照外语人才需求特点的以上变化,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定位应该基本定位于周边国家语种人才的培养。

(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做好品牌建设

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在品牌定位以后要进一步建设好品牌,笔者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尊重语言学习的特殊规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语言和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科目不一样,学习语言必须要有好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要有大量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实践。离开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实践来学习语言,中国的教训非常深刻:全国人民花费大量黄金时间来学英语,但真正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学会英语的人不多,大多仅是死记硬背了一大堆单词。中国西南地区在外语教育方面有非常独特的优势,最需要做的是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地处边疆、边境两边居民相互来往频繁而且生活中很多人都懂外语、是“天然外语人才”等优势,创新教学模式走出课堂,进行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实践。

(三)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做好品牌延伸

品牌的专业延伸。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核心品牌定位当然是外语教育方面,但利用边疆跨国民族地区的独特资源,完全可以在相关专业方面进行适当品牌延伸,这种延伸也将有利于核心品牌地位的巩固。比如针对中国西南地区有些居民是“天然外语人才”的特点,面向这些居民开设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国际旅游、国际物流等方面的专业,使他们成为综合型的国际人才,这一方面促进了核心品牌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品牌延伸,发展了其他专业。

品牌的空间延伸。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最初可能只是定位于区域品牌,但大可不必限于区域品牌,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实现跨国品牌甚至国际品牌的延伸。比如在吸引临近国家的学生来学习汉语或留学中国学习其他专业方面,完全有很大的作为空间。特别是中国的邻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邻国的教育都不是很发达,中国的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可以朝打造留学生教育品牌、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方面走得更远。

二、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体制支持

(一)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体制障碍

凭借在中国——东盟架构下中国西南地区外语人才的需求和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优势,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有十分可观的前景。它不但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突破有重大意义,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我们可以设想,在中国西南地区打造一些层次不同的以外语专业为主、并作相关专业品牌延伸的品牌高校,其意义是非同一般的,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缩小贫富差距都不失为一个方向。

但笔者发现,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制度性障碍,那就是中国现行的外语教育制度。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必修性和语种限制性:外语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学习中唯一始终必修、必考的科目,工作以后还要进行职称外语考试;外语教育语种以英语为主,限于英语、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少数几种,而越南语、泰语等周边国家语种在20多年的学习、升学考试和职称外语考试中没有相应地位。由于与中国广西、云南等西南边疆地区水陆相邻的东盟国家的语种都不是英语,而是越南语、泰语、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语等,这显然与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语种限制存在冲突。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架构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外语人才需求必然以东盟国家语种为主,特别是以和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陆路相连或相邻的东盟国家即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的语种为主。这种外语人才需求的特点,不但反映在经贸、旅游等层面上,就是在科研层面上也是如此。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广西、云南等地越来越多的学者,包括民族学人类学学者,也包括法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文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把科研的方向瞄准了东南亚,特别是瞄准了近在眼前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但是,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目前都是执行全国统一的外语教育制度,高考、硕士博士入学考试以及职称考试等语种仅限于英语、日语、俄语等少数几种,其中并不包括东盟国家语种。这样,就必然不利于西南边疆地区培养东盟国家语种的外语人才,因为为了对付高考,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没人有时间选修东盟国家语种。在大学阶段,有人选择了东盟国家语种专业,但仅有四年时间,其中还要安排时间被迫对付英语四六级考试和以后的硕士入学外语(英语)考试,所以真正学习东盟国家语种的时间被压缩到了很少,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重新思考中国西南地区的外语教育制度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体制改革

针对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边疆跨国民族地区外语教育带来的束缚性弊端,笔者在此主张将目前的外语必修制度改为外语选修制度,实行外语学习自愿化、基础化、区域化、专业化。

1、自愿化。一个人学不学外语、学什么语种,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这一方面可以让不愿进行外语投资、没有外语学习能力的人解放出来,让有外语学能的人找到自己的天空,也可以让人自由选择是学英语还是越南语、泰语等东盟国家语种,从而使西南地区外语教育面向东盟扫除制度上的束缚。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将高考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外语科目取消,或者由高校自己决定是否开考;将大学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公共外语科目取消,或仅作为任意选修课;将职称外语考试取消。

有人担心,外语学习自愿化以后,谁还会学外语呢?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如果学外语有用,会给学习者带来利益,那么,自然会有人学。其实,我们目前的外语必修制度,主要是指英语,而越南语、泰语等其他语种是没有纳入必修的,但越南语、泰语等其他语种人才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基本实现了自我动态平衡。实行外语选修制度以后,只要外语有用,肯定会有人去学习。谁不想学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2、基础化。可以在小学、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但不要纳入升学考试当中去。这种基础化的外语教育,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幼年学语言的优势,为以后在必要时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一方面学习压力不大,不会浪费大量时间,也不会扭曲专业人才发展。比如在京族地区的中小学开

上一条: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5期)--大学战略规划实施专刊
下一条: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2期)——高校发展战略专刊